黄蕙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系数计算方法线性矩法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道港口》《水运工程》《中国港湾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波浪与涵洞式直立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水道港口》2014年第6期573-577,共5页黄蕙 陈家渺 顾春元 
为了研究波浪对结构物的作用,采用模拟波浪和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方法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基于N-S方程,采用VOF方法追踪自由表面,通过UDF方法将入射波作为人工的分布源项加入动量方程,建立兼有造波和消波功能的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数值波浪水槽 源项 涵洞式直立堤 透浪系数 
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特性研究被引量:3
《水运工程》2013年第12期25-29,共5页黄蕙 马舒文 王定略 
分析总结国内外透空式防波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了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系数的影响因素。通过不规则波作用下涵洞式直立堤断面波浪模型试验,分析了相对堤身入水深度(t/d)、相对防波堤宽度(B/L s)、相对水深(d/H s)、波陡(Hs/L s)、相对...
关键词:涵洞式直立堤 透浪系数 物理试验 经验公式 
不规则波作用下涵洞式直立堤涵洞顶部上托力压强值研究被引量:1
《水运工程》2012年第11期47-50,共4页黄蕙 王禹 
采用不规则波作用下涵洞式直立堤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重点研究波陡(H/L)、相对水深(d/H)、相对板宽(B/L)、涵洞的相对入水深度(t/d)对涵洞顶部上托力压强值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对过达公式进行修正,得出涵洞顶部波...
关键词:涵洞式直立堤 上托力压强值 物理模型试验 经验公式 
海港工程设计潮位计算方法被引量:1
《中国港湾建设》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黄蕙 董霞 
针对G um be l分布,考虑了连续样本及非连续样本两种情况,采用M on te-C arlo模拟分析技术,对海港工程设计潮位计算中的矩法(M OM)、最小二乘法(L-S)以及目前流行的线性矩法(L-M)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采用沿海9个潮位站的资料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海港工程 设计潮位 矩法 最小二乘法 线性矩法 
钢筋混凝土微折板的试验研究
《水运工程》1998年第7期6-8,共3页黄蕙 
通过空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适合于大管桩桩基和大跨度要求的码头新型上部结构—钢筋混凝土微折板的力学机理。
关键词:大管桩桩基 微折板 码头 上部结构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微折板结构性能的研究
《港口工程》1998年第2期31-35,共5页黄蕙 
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应大管桩基础和大跨度要求的码头新型上部结构──钢筋混凝土微折板。通过大量的平面、空间有限元计算,较深入地研究了微折板的力学机理,为它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平面有限元计算,提供了一套确定微折板...
关键词:大管桩基 高桩码头 结构分析 钢筋混凝土微折板 
水中浮体锚碇力比较研究被引量:4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84-89,共6页黄蕙 白辅中 
主要对浮体系泊锚碇进行系统研究,并侧重对新近出现的大重量砼锚碇块的稳定和系住力进行探讨。建议其锚碇力仍采用原近似计算公式,其中锚的抓力系数可按本研究推荐采用的按锚碇块不同施工方法及埋置深度而异的抓力系数.锚链不同仰角θ...
关键词:浮体锚碇 锚碇设计 锚抓力系数 系泊锚定 比较 
辐射应力理论在波流相互作用中的应用被引量:7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6期116-118,共3页白辅中 黄蕙 
辐射应力理论在波流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白辅中黄蕙(河海大学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院南京210098)波浪的辐射应力理论[1]是解释近海波浪与水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风暴潮引起平均海平面的变化[2]等自然现象的理论.在近海河口...
关键词:辐射应力理论 波浪 小流 相互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