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友

作品数:23被引量:4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浪底库区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扩展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农村经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水土保持通报》《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南山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被引量:2
《四川林业科技》2016年第6期27-31,共5页苏子友 潘发明 唐庆良 盛兴军 
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6BAD03A0504);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监测项目支持
川西南山地区的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主体,评价其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安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川西南山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除外)、雅安市(石棉...
关键词:森林类型 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安全评价 川西南山地区 
浅析南江县天保一期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5期79-80,共2页苏子友 姜常青 
本文简要阐述了南江县天保工程一期实施基本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 问题 对策 南江县 
川西南山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4
《四川林业科技》2016年第4期39-42,共4页苏子友 
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6BAD03A0504);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监测项目支持
生态足迹法是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川西南山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除外)、雅安市(石棉县和汉源县)为例,计算了2000年~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川西南山地区 
南江县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四川林勘设计》2016年第2期73-75,共3页许万军 苏子友 姜常青 
简要阐述南江县国有林场现状,分析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南江县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 现状 问题 对策 
四川省森林防火通信存在问题及技术对策被引量:2
《四川林勘设计》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苏子友 李秀琴 潘发明 杨涛 谢育金 
文章阐述了四川省森林防火通信的现状,分析了四川省森林防火通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
关键词:四川省 森林防火通信 问题 对策 
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农民满意度和期望值分析被引量:1
《四川林勘设计》2010年第3期60-62,共3页苏子友 何仕斌 潘发明 代玉波 唐庆良 
通过对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涉及的17个省的2550个农户的社会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农户对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20年的满意度和期望值。结果显示,农户对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满意度很高。同时,提高造林成本和国家投入比例成为农户对未来长...
关键词: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 农民 满意度 期望值 
峨眉山市有林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5
《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第2期130-135,共6页伍泽洪 唐志华 苏子友 潘发明 
基于对峨眉山市有林地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及峨眉山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定量评价了峨眉山市2007年有林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7年峨眉山市有林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关键词:峨眉山市 有林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峨眉山市不同林种的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1期9859-9860,9871,共3页张建伟 苏子友 潘发明 谢荣祥 
[目的]研究峨眉山市4种不同林种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变化规律。[方法]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巨桉、杉木、杨树、苦竹进行负离子浓度的观测,将每日所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当日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值,绘制变化图,研究不同林种的负离子浓度的月、日...
关键词:不同林种 空气负离子水平 变化规律 峨眉山市 
小浪底库区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西南农业学报》2009年第2期419-422,共4页张建伟 苏子友 刘华 
科技部社会公益性项目(2003DIB4J142)
针对干旱和水土流失并重的小浪底库区坡地,本文以该区5种主要坡地利用类型(传统耕作、撂荒地、果园、林地、间作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对坡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梯度...
关键词:小浪底 坡地利用方式 土壤物理性质 
小浪底库区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四川林业科技》2008年第6期22-25,共4页苏子友 张劲松 潘发明 贾长荣 
科技部社会公益性项目(2003DIB4J142);国家十五攻关课题(2004BA510B11)
针对干旱和水土流失并重的小浪底库区坡地,本文以该区5种主要坡地利用类型(传统耕作农田、撂荒地、间作地、林地、果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对坡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后土壤化学性状得以改善...
关键词:小浪底库区 坡地利用方式 土壤化学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