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剑

作品数:2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词语考释墓志石刻字词关系石刻文献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史知识》《语言研究集刊》《励耘语言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燓”字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判定
《中国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145-152,共8页谢国剑 安静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汉至隋石刻文献字词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BYY018)的资助。
据字音实际和字形讹变、假借通例等推知,南北朝隋唐五代出土文献中的27例“燓”及其异体的来源有四种可能,无唯一性,这与当时小学类文献所载基本相合。但据用字实际,出土文献中的“燓”及其异体既非本有其字,也非来自“燔”,而是源自“...
关键词:   字词关系 
“畴”“俦”字词关系辨考
《中国文字研究》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谢国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汉至隋石刻文献字词关系研究”(编号:17BYY018)的资助。
“同类;伴侣”义的“畴”后主要作“俦”,这种字词关系的变化大致始于东魏、西魏;“种类”义的“畴”未演变成“俦”。段玉裁和朱骏声的说法均不确。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的有关义项当据改。
关键词:  字词关系 
说《滕王阁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期84-93,共10页谢国剑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东汉至隋石刻文献字词关系研究”(17BYY018)的阶段性成果。
《滕王阁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当依正仓院本改作"大运不齐,命涂(途)多绪",意思说天时运行参差不齐或天时在同一时段对万物的影响不一致,人生之路复杂多样.《滕王阁序》的主旨之一是感叹人生复杂,祸福难以预料,而非单纯的"怀才不遇".
关键词: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滕王阁序 王勃 
避讳字“■”“■”“■”“■”源自前代俗字说
《中国文字研究》2019年第2期158-161,共4页谢国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汉至隋石刻文献字词关系研究”(编号:17BYY018)的资助。
"■""■""■""■"不是初唐时期专门为避讳而新造的字,是前代已经产生的俗字。
关键词:避讳字    
中古石刻文献字词札记七则
《中国文字研究》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谢国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隋唐石刻文献字词研究”(项目号:14YJC740094)的资助
本文考证了中古石刻文献中的“■”“光隰”“缓”“维”“音韵”“降精”“嘉眄”等字词。成果有利于正确解读中古石刻文献,有助于大型字书、辞书的修订。
关键词:中古石刻 字词 墓志 
说“■”及相关诸字
《中国语文》2017年第1期112-120,共9页谢国剑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隋唐石刻文献词语汇考”(Z201400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隋唐石刻文献字词研究”(14YJC7400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汉六朝字形全谱”(13&ZD131)的支持
"■"在北魏至隋朝石刻文献中是"瓊(琼)"的讹字;在佛教文献中为国名于阗之"阗"的讹字。二者同字形不同音义,属同形字。朝鲜本《龙龛手镜》以"■"为"瑱"字的说法,宜阙疑待考。"瓊(琼)"有■"?"等异体,可知发展为"鼃"字不难。
关键词:字词关系   (琼) 
释“鍌”
《中国文字研究》2016年第2期173-176,共4页谢国剑 
调查发现,隋唐石刻文献中“金”作语素时常可被“铣”替换而生成新词语。在此基础上证明“鎏”、“铣”至少在“金之泽者”义上为异体关系;人名用字“鎏”和“铣”也应该是异体关系,也为“金之泽者”义。
关键词:石刻文献 辞书  
《说文》“喦”字校理再议
《古籍研究》2016年第2期278-284,共7页谢国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隋唐石刻文献字词研究”(14YJC740094);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隋唐石刻文献词语汇考”(Z2014004)的资助
唐钞本《玉篇·品部》'喦'字下引《说文》:'品聂也又若言也。'张舜徽认为此处所引《说文》'喦'字有二义,'品聂'义不可晓,'若言'为'多言'之讹(1)。《〈说文〉'喦'字校议》(下简称'《校议》')在此基础上指出'品聂'当作'呫聂',为附耳...
中古石刻文献词语释读四则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1期74-79,共6页谢国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隋唐石刻文献字词研究"(14YJC740094);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隋唐石刻文献词语汇考"的资助(Z2014004)
中古石刻文献有不少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文章对"昭晋""晋烛""飞缨""弓车""濯缨"等词语作了考释。成果有利于石刻文献的整理利用和大型辞书的编纂等。
关键词:中古石刻 词语考释 
古籍俗讹字考辨二题
《韶关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95-97,共3页谢国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隋唐石刻文献字词研究"(14YJC740094);2014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隋唐石刻文献词语汇考"(Z2014004)
据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的"知"、"和"互讹例,进一步证实宋本《玉篇》"悉"字下"和"义当为"知"义之讹。《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序》"晒风树"的"晒",当为"矖"字之讹。
关键词:俗讹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