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琪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纳博科夫巴赫金狂欢对话性《大师和玛格丽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俄罗斯文艺》《外语与外语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游戏与神性:《斩首之邀》创作的审美精神探索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年第4期131-138,150,共9页谢明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子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国家形象构建”(项目编号:15ZDB09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80101);“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纳博科夫的小说《斩首之邀》是一部极具争议的经典之作,在俄侨文学界引发了关于“非俄罗斯性”与“俄罗斯性”的持久纷争,而作家本人则称其为“自拉自娱的小提琴”。其实,这种演奏或游戏是具有“神性”的,这就是宗教精神。读者可以在这...
关键词:《斩首之邀》 纳博科夫 创作主体性 宗教哲学 
《斩首之邀》:真伪狂欢之辩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9年第2期118-125,共8页谢明琪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子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国家形象构建"(项目编号:15ZDB09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80101);"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斩首之邀》是纳博科夫本人"评价最高的作品"。小说展现了虚妄的、无人性的"透明人"群体之伪狂欢表象与真实的、有人性的"不透明人"辛辛纳特斯之真狂欢意识的对峙,进而拓展为荒诞、污浊、残忍、庸俗的此岸世界与合理、清澈、温柔、纯...
关键词:纳博科夫 《斩首之邀》 巴赫金 狂欢化 
巴赫金审美活动主体“非复调”对话关系视角下的《防守》解析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2期137-143,共7页谢明琪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子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国家形象构建"(项目编号:15ZDB09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10101);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
关键词: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 
纳博科夫遗作《劳拉的原型》之对话性解读被引量:2
《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4期107-112,共6页谢明琪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40901);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纳博科夫遗作<劳拉的原型>研究"(项目编号:CXZZ12_0370);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校青年人才科研培育项目"纳博科夫文艺美学思想及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209013)的阶段性成果
欧美评论界对于纳博科夫的遗作《劳拉的原型》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该不该出版"的问题。1然而,基于巴赫金的对话性符号学思想,不难发现这部"碎片小说"涵盖了诸多文学主题,体现了纳博科夫的文艺创作观,彰显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主体性以及文...
关键词:纳博科夫 《劳拉的原型》 巴赫金 对话性 
魔王沃兰德随从的宗教神话溯源——浅析《圣经》伪经次经及神秘传说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体现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39-48,共10页谢明琪 
一般认为,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夕阳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与基督教正典《圣经》产生了鲜明的互文性,而就魔王沃兰德随从们的姓名来源,艺术形象及宗教根源却鲜有提及,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自称为"神秘主义作家"的布尔加科夫的神秘主义...
关键词:布尔加科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 魔王随从 神秘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