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沛英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眼震电图耳聋内耳内耳眩晕症眩晕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常与病态下嗓音的客观指标的评价被引量:3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年第4期174-179,共6页肖水芳 郭敏 赵沛英 
对158例正常人和136例各种喉疾病患者连续元音[i]发声时的平均气流率、声强、频率、频率微扰商和发声效率同步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测定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频率微扰商是表示连续元音发声时声带振动相邻周期间的微细变动量;发声效...
关键词:喉气流动力学 频率微扰商 发声效率 嗓音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第1期24-26,T001,共4页刘莹 郭敏 赵沛英 闫淑惠 邢美英 吴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以豚鼠内耳组织作为抗原免疫豚鼠,观察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期豚鼠听阈几项免疫学参数和内耳病理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免疫后豚鼠内耳组织病理学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出现了一些改变,听阈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正常...
关键词:耳聋 自身免疫病 迷路 免疫测定 感音神经性耳聋 
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眼球运动系机能分析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463-464,共2页赵沛英 李志光 曹武臣 赵玉滨 
对15例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凋患者进行眼球运动系机能检查,用眼震电图记录。已知脑干和小脑与眼球运动系机能密切相关,故此症患者的眼球运动系机能多有异常,眼球运动系机能检查有助于发现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早期病例,分析病情...
关键词:小脑共济失调 遗传性 眼震电图 眼球运动系机能 
视抑制试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年第6期359-361,共3页赵沛英 李志光 曹武臣 
对200例诊断明确的几种周边和中枢前庭疾病患者,在进行冷水试验的同时测试了视抑制功能,用眼震电图仪记录,计算VS值。162例周围性前庭损害者VS均正常,38例中枢前庭损害者中27例VS异常,占71%。讨论了各种定量测...
关键词:眩晕 前庭功能试验 视抑制 
补体活化与膜迷路积水(摘要)被引量:3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年第6期371-371,T061,共2页王红生 赵沛英 李志光 郭敏 马大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补体活化与膜迷路积水(摘要)王红生,赵沛英,李志光,郭敏,马大龙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示,Meniere病膜迷路积水的形成与Ⅲ型变态反应有关。本实验用酵母多糖活化豚鼠血清中的补体,将其上清液行豚鼠颈动脉注射,对受试...
关键词:内耳鼻眩症 膜迷路积水 补体 活化 
淋巴囊乳突分流术治疗Ménière病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年第5期269-270,共2页王全桂 李志光 赵沛英 
采用内淋巴囊乳突分流术治疗10例Meniere病患者,随访3~5年,术后眩晕控制满意,其中眩晕疗效值为0者3例,1~40者7例;多数患者(7/10)耳鸣减轻或消失,仅1例术后听力下降。该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外科手术 内淋巴囊 内耳眩晕症 
后颅窝肿瘤眼震电图分析被引量:4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年第1期3-5,共3页赵沛英 李志光 曹武臣 
报道30例后颅窝肿瘤的眼震电图(ENG)检查所见,其中桥小脑角肿瘤23例,小脑半球肿瘤3例,脑于肿瘤4例。23例桥小脑角肿瘤直径0.7~5.0cm不等,19例有眼震,眼辨距障碍试验过冲者占22%,眼跟踪试验为Ⅲ型或Ⅳ...
关键词:脑肿瘤 颅窝 眼震电图 
梅尼埃病免疫机理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年第4期202-205,共4页王红生 赵沛英 
梅尼埃病原因不明,近十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其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很大关系。本文简述了最近几年这一领域的进展概况。
关键词:内耳眩晕病 病理 免疫学 研究进展 
庆大霉素和白噪声对豚鼠内耳的协同作用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25-26,35,T004,共4页翁天祥 赵沛英 李道德 吴蓉 
耳毒性药物和强声刺激都能引起内耳损伤,为研究这两种有害因素同时作用时对内耳损伤的情况,本实验比较了4组豚鼠(庆大霉素组,白噪声组,庆大霉素加白噪声组,对照组)内耳超微病理形态和听功能改变。结果庆大霉素加白噪声组呈现明显的内耳...
关键词:庆大霉素 噪声 超微结构 内耳 
川芎嗪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年第12期719-720,共2页赵沛英 李志光 曹武臣 
本文介绍川芎嗪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西药疗法比较,前者治愈时间(平均37天)明显短于后者(平均72天),P<0.0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是由于内耳前前庭动脉栓塞,致使前庭神经上终末支和椭圆囊、外半规管及上半规管变性。川芎...
关键词:川芎嗪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