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华

作品数:31被引量:1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主题:沉积环境潮间带水化学沉积物粒度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华东地质》《海洋环境科学》《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莱州湾南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海洋地质前沿》2024年第7期68-79,共12页孙增兵 刘森 王江波 马健 李汞 侯国华 
山东省地矿局海岸带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YS202103)。
莱州湾南岸地下水类型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淡水和卤水开采的背景下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下水环境。通过收集公开发表的地下水数据,结合已有的野外监测数据,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
关键词:潍北平原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水岩作用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带地质工作进展与展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3期23-39,共17页陈斌 徐刚 周良勇 赵广明 曹珂 高茂生 叶思源 刘健 侯国华 段晓勇 陈小英 印萍 
海洋地质调查项目“我国重点海域海洋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DD20230071),“重点海域海洋自然资源调查成果集成及示范区调查评价”(DD20230410),“杭州湾海洋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DD20230409);自然资源部华东海岸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ORSECCZ2022102)。
海岸带是地球多圈层交互带内地质作用最活跃、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带,是开展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海岸带地质工作自建所以来,一直按照支撑国家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主...
关键词:海岸带 发展历程 主要成果 工作展望 科技创新 
铁氧化物-二价铁体系在潜流带低渗透区的氧化还原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岩矿测试》2024年第2期397-406,共10页罗伟嘉 冯晨 侯国华 陈家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41731282)。
潜流带是河流与地下水交互的关键带,具有非均质性,其中低渗透区富含的铁氧化物,在污染物的非生物自然衰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铁氧化物和溶解性二价铁Fe(Ⅱ)aq的共存体系出发,评述了该体系的氧化还原能力及影响因素,并以地下...
关键词:潜流带 铁氧化物 非均质性 非生物自然衰减 
山东北部泥质海岸带白浪河地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过程被引量:2
《海洋地质前沿》2024年第3期64-74,共11页常新月 高茂生 罗锡明 孙启明 刘震林 侯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06203;41977173)。
莱州湾沿岸是中国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之一,受多次海侵海退事件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下含水系统。为探究其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比分析白浪河地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分区的水化学演化过...
关键词:白浪河 演化过程 卤水 矿物饱和指数 
莱州湾海洋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响应分析被引量:6
《华东地质》2023年第4期402-414,共13页黄学勇 高茂生 侯国华 张戈 党显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地下卤水成因及恢复性研究(编号:4197717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质量本底调查及图集编研(编号:2014FY210600)”;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现状调查评价(编号:2016YFC0402801)”;中国地质调查局“渤海湾西部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编号:DD20160144)”项目联合资助。
基于20个柱状样粒度信息,文章对山东莱州湾海域1~3 m厚度的沉积环境展开了研究。莱州湾海域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砂质和粉砂质为主,整体上分选性偏差,在沉积过程中受周边环境改造明显。莱州湾海洋沉积动力环境在粒度方面有较好的响应,柱状...
关键词:莱州湾 浅海 沉积粒度 沉积环境 
山东半岛北部泥质海岸带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被引量:5
《海洋地质前沿》2022年第12期16-25,共10页冯晨馨 邱隆伟 高茂生 侯国华 党显璋 孙启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06203,41977173)。
山东半岛北部是中国海(咸)水入侵典型区域之一,沉积环境复杂,地下水质类型多样。该区域多条河流频繁摆动发育河流三角洲,同时受多次海侵海退事件影响,沉积海陆交互相地层,形成了复杂的地下水含水层系统。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过量开采地...
关键词:卤水 三端元混合 地下水演化 水化学 山东半岛 泥质海岸带 
中国重点潮间带沉积柱砷和汞的环境本底值构建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
《岩矿测试》2022年第5期857-866,共10页蔡壮 侯国华 高茂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06203,42076070);科技部工作基础性专项(2014FY210600);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20-0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1QD011)。
潮间带沉积物中砷、汞污染会导致该区域的动植物中砷、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当地植被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研究潮间带沉积物中砷、汞含量变化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大辽河口、苏北盐城浅滩、闽江...
关键词: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背景值 污染评价 原子荧光光谱法 
江苏盐城近海富营养化评价与径流输入的影响被引量:3
《海洋地质前沿》2022年第9期26-36,共11页廖名稳 裴绍峰 段云莹 李赛赛 朱志强 何磊 谢柳娟 侯国华 王锦 叶思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75);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MGE2021KG12);市南区科技发展资金(2013-14-007-JY);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江苏滨海湿地多圈层交互带综合地质调查”(DD20189503)。
依据2018年江苏盐城近岸海域的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COD)等调查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营养盐结构和限制性分析、富营养化状态指数法等对水域营养盐状况与富营养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同时,对近岸4条主要河流的溶解无机氮(D...
关键词:江苏盐城 富营养化 营养盐 径流输入 营养盐比值 
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盐分来源及咸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0
《地学前缘》2022年第3期145-154,共10页侯国华 高茂生 叶思源 赵广明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20-0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1QD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06203,42076070)。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咸化已成为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识别地下水补给及盐分来源是有效控制和改善地下水咸化问题的关键。本研究采集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水等不同类型水样,利用离子比、Piper三线图、吉布斯图等方法对...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地下水 水化学 氢氧稳定同位素 盐分来源 
江苏盐城滨海地区浅层地下咸水的水盐来源及咸化成因被引量:1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1年第4期48-59,共12页侯国华 高茂生 党显璋 陈广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江苏滨海湿地多圈层交互带综合地质调查”(DD20189503);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黄渤海沿海地区地下水管理与海水入侵防治研究”(2016YFC0402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地下卤水成因及可恢复性研究”(41977173)。
江苏盐城滨海地区浅层地下咸水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查明浅层地下咸水的水盐来源及咸化成因,于2018—2019年采集了研究区河水、雨水、海水、地下淡水、微咸水及咸水等不同类型水样,对水样的水化学组成、离...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 水化学 同位素 咸化成因 盐城滨海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