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刚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疗效观察中医药疗法推拿治疗推拿颈椎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学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颈部拔伸微调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中医药信息》2023年第11期48-52,共5页于志国 关睿骞 吴文刚 武良群 王鑫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HY2022-162,ZHY2023-16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内基金项目(2019YB-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申田基金项目(2020KY-18)。
目的:观察颈部拔伸微调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期间两组各脱落1例,对照组终止治疗1例,最终各纳入30例。对照组患者颈部...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部拔伸微调扳法 炎性因子 
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年第10期227-229,共3页贾海婷 于志国 关睿骞 吴文刚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在临床中,多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还可伴有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等诸多临床表现。对于颈椎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止痛药物为主,虽短期临床效果好,但毒副作用大,临床实用受限。中医外治法治...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 颈椎病r 针灸 推拿 艾灸 
颈椎复位联合经筋推拿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中医药信息》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于志国 关睿骞 吴文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内基金项目(2019YB-03)。
目的:观察颈椎复位手法联合经筋推拿手法对气滞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
关键词:颈椎病 经筋推拿 颈椎复位手法 气滞血瘀 颈椎间盘突出 
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124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年第4期66-67,共2页吴文刚 杨清滨 吴振坤 孙丽华 杨志芳 
黑龙江省科委重点科研课题资助项目
周围神经损伤可由外伤、压迫、感染、营养缺乏、缺血及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其临床表现既有感觉障碍,亦可有运动障碍,可为轻瘫以至全瘫,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运用推拿疗法治疗12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 推拿手法 疗效 
推拿治疗脑出血偏瘫4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7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年第10期29-30,共2页吴文刚 付克英 白震民 孙丽华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资助项目
脑出血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亦有发生者。笔者运用推拿疗法治疗4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43~76岁。患病时间1周~10个月。4...
关键词:脑出血 脑出血偏瘫 推拿 中医药疗法 
“经、史、子、集”中的医学内容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6年第5期13-13,共1页吴文刚 孙丽华 
“经、史、子、集”四部是我国从《隋书·经籍志》开始的目录学主要分类方法,它几乎囊括了我国全部的古籍文献,含有极其丰富的医学内容。 经部:“经”部书籍是先秦时代为人尊为典范的著作,分为《易经》类、《四书》类、《书经》类和小...
关键词:中医教育 
历代名医治疗急性胃脘痛用药规律探讨被引量:1
《中国中医急症》1996年第5期215-217,共3页孙丽华 吴文刚 张纬 孙玉珍 
急性胃脘痛是中医治疗颇有成效的内科急症之一.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医案的形式录予后学.认真学习研究历代名医急性胃脘痛医案,总结和概括出一定的治疗规律,对于今后进一步从事理论。
关键词:胃脘痛 中医药疗法 治疗 
谈《伤寒论》泻心法的组方用药特点被引量:2
《中医药学报》1990年第4期3-5,共3页吴文刚 
泻心法是由仲景据《内经》理论首创于《伤寒论》。它将苦降辛通与寒热并用等药物配伍理论和气机升降与体质等学说融会于一炉,并以其疗效卓著而为后世医家广泛地应用予临床各科。因而,该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笔...
关键词:伤寒论 泻心法 组方用药 
《伤寒论》苦降辛通法的运用举要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34-36,共3页吴文刚 
苦降辛通法是将苦味与辛味药有机配伍,以开结散邪、降逆泄热的一种治法。《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能降能泄,辛能开能通,合而并用,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寓开于泄,
关键词:辛通 生姜 方剂 中焦 三焦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 和解剂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辛味药 黄连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