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峻

作品数:7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水下考古水下考古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物》《古代文明辑刊》《国际博物馆》《华夏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未来被引量:12
《国际博物馆》2008年第4期100-105,共6页魏峻 
中国拥有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三万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华夏先民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探索海洋的活动。特别是唐宋以降。
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 就地保护 生境内保护 水下考古 文化遗产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护现状 
广东韶关市矮石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李岩 魏峻 吴孝斌 梁国劲 黎飞艳 余万勤 李晓雯 甘永莲 魏保京 徐安民 
2003年5月,韶关市曲江区(原曲江县)会展中心基建工地发现部分先秦时期墓葬。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韶关市曲江区博物馆遂组织考古人员于同年5~6月间对已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在会展中心建设工程所涉及的约9000平方米范围内,共...
关键词:发掘简报 韶关市 广东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墓地 会展中心 曲江县 先秦时期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20
《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148-153,共6页魏峻 
"南海Ⅰ号"南宋早期沉船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南海Ⅰ号"本身具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指出针对该沉船的考古工作是水...
关键词:南海Ⅰ号 水下考古 水下文化遗产 保护 
粤东地区考古学文化与环境的互动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96-107,共12页魏峻 
粤东地区全新世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同时间的古文化在文化面貌和生计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别。本文在分析粤东地区汉以前区域气候波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聚落形态的特点以及人地之间相互作用...
关键词:粤东 考古学文化 环境变迁 互动 
内蒙古中南部考古学文化演变的环境学透视被引量:5
《华夏考古》2005年第1期62-68,共7页魏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课题编号 49831080
内蒙古中南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 是气侯变化的敏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侯波动, 对于塑造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古文化的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全新世大暖期的不同时段上古文化的特点和生计方式的变化, 并从沙地进退、...
关键词:内蒙古中南部 考古学 文化演变 环境学 上古文化 
内蒙古中南部史前石城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古代文明辑刊》2003年第1期65-83,共19页魏峻 
一以20世纪80年代包头市阿善遗址的发现为肇端,迄今已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城址近20座。这些石城都坐落在山地前缘或者临河的独立台地上,有石砌的城垣环绕。从空间分布上看,它们相对集中在包头附近的大青山西段南麓、...
关键词:肇端 黄河 西段 山地 凉城 石城 内蒙古 临河 新石器 
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被引量:9
《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105-112,共8页魏峻 
为了解释文化因素的发展过程,本文首先回顾了19世纪以来文化演变和文化传播的研究历史,然后概括了贸易、迁徙和文化扩散作为文化传播的三种方式,并对其作了具体分析。而且对文化变迁的动力,作者也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文化传播 文化变迁 贸易 迁徙 文化扩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