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连滨

作品数:13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密西西比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生态学生态学巨噬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免疫细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免疫学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子生态调节是免疫功能发生的必需机制被引量:1
《免疫学杂志》1997年第2期131-135,共5页向近敏 林雨霖 向连滨 刘学锋 周峰 
分子生态调节是免疫功能发生的必需机制向近敏1林雨霖1向连滨2刘学锋1周峰1在首届全国分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上,我们讨论了分子生态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问题,认为包括核酸分子在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本质所...
关键词:分子生态调节 免疫功能 免疫细胞 
分子生态学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被引量:3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7年第1期57-60,共4页林雨霖 向近敏 刘学锋 周峰 杰克逊 向连滨 
分子生态学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暨分子生态学研究室武昌430071林雨霖向近敏刘学锋周峰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免疫学系暨VA医学中心杰克逊,39216向连滨在以《分子生态学》[1]首发式为基础...
关键词:生态学 分子生态学 
平稳素作为分子生态调节剂的前景被引量:2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第1期43-47,共5页向连滨 向家宁 向近敏 
平稳素作为分子生态调节剂的前景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微生物学免疫学系向连滨美国费城克莱茵史密斯生物制品及药品公司实验研究和发展研究所向家宁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向近敏关于微生态调节剂的发展,国内已有...
关键词:平稳素 微生态制剂 分子生态调节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生态学被引量:6
《免疫学杂志》1995年第2期71-76,共6页向连滨 林雨霖 向近敏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生态学向连滨,林雨霖,向近敏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又称生理性细胞死亡(Physio-logicalcelldeath,PCD),是一种细胞自杀现象(ce...
关键词:程序性细胞死亡 分子生态学 免疫分子遗传学 
巨噬细胞的分子生态学被引量:14
《免疫学杂志》1994年第1期1-7,共7页向连滨 向近敏 向家宁 张海燕 
巨噬细胞的分子生态学向连滨,向近敏,向家宁,张海燕自Metchnikoff发现单细胞生物的吞噬作用以来,人们对巨噬细胞的认识,经过了一个缓慢而逐渐深入的过程。免疫学家们曾经短视的认为巨噬细胞只在免疫反应中起辅助作用,...
关键词:巨噬细胞 分子生态学 生态学 
分子生态制剂的发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第3期59-61,共3页向近敏 林雨霖 赵利淦 向连滨 
生态制剂(ecologizal preporation,ecolagics或Drobihtics)是微生态学的概念,是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用以维持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的生物制品,其作用在于调整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
关键词: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平衡 正常微生物群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功能 分子生态学 白细胞数 微生态学 白细胞介素 慢性活动性肝炎 
我国出血热肾综合症病毒鉴定研究现状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1年第4期171-175,共5页向连滨 向近敏 
出血热肾综合症(HFRS)在我国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为朝鲜出血热(KHF)。引起朝鲜出血热的病毒由李镐旺等于1978年分离鉴别成功,取得KHF 病毒病因学的突破。KHF 与EHF 的病因学关系,于1980年以血清学方法三次得到证明。第一次...
关键词:出血热 肾综合症 病毒鉴定 
循环淋巴细胞回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免疫学杂志》1991年第3期141-146,共6页向近敏 向连滨 
淋巴细胞回家(Iymphocyte homing)是关于循环淋巴细胞回至淋巴器官的一个现象。近年来,对淋巴细胞回家的研究,有许多突破性进展,这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从三方面介绍其主要内容:(1)回家受体(homing receptor...
关键词:淋巴细胞回家 回家受体 居住素 
流行性出血热纤溶酶原与肝、肾功能的相关研究及意义
《实用内科杂志》1990年第6期317-318,共2页向连滨 陈济民 罗毅平 张天明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血液系统和肾脏受累最为明显,肝脏亦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在疾病早期,纤溶酶原(PLG)已发生明显变化,为了解它们与肝、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时测定了EHF患者的PLG、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纤溶酶原 肝功能 
DNA分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0年第6期9-12,40,共5页向连滨 向近敏 
<正>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的进展,已使DNA 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上成为可能。这一发展将深深影响现代医学的很多方面,包括遗传疾病的分析,糖尿病或冠心病先天因素的确定,从感冒到艾滋病以及恶性肿瘤的诊断和肿瘤的分类等。一门新兴的...
关键词:DNA分子技术 临床诊断 分子诊断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