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明

作品数:32被引量:68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热带雨林聚果榕榕树生物量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物学通报》《资源科学》《生态学杂志》《植物生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拟氮沉降对内蒙古草原物种组配规则和物种互作用网络的影响被引量: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年第3期712-719,共8页王珊 孙晴晴 杨俊杰 张光明 李金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7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ZCQ-LY-01)资助。
通过为期5年的野外试验,包括6个氮添加量(年氮添加量分别为0、5、10、15、20、50 g m^(-2)a^(-1)),每月进行1次氮添加处理,每个实验处理重复10次,基于物种有无和地上生物量两类数据,分析氮添加对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内...
关键词:氮沉降 组配规则 物种互作用 群落组成 内蒙古草原 
太行菊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9年第2期37-37,共1页张光明 
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Ling)Shih ],为菊科太行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15cm,基生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2.5-3.5cm,规则二回羽状分裂,一回和二回叶均全裂,花果期6-10月。太行菊为中国特有种,常生于山坡岩石峭壁缝隙中...
关键词:太行菊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国特有种 清肝明目 椭圆形 花果期 太行花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放牧干扰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4
《生态科学》2017年第2期201-207,共7页张亮 韩静艳 王道涵 王凯 蒙洋 邱月 张学耀 布仁巴雅尔 杜森云 张光明 闫彩凤 陈全胜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373080;30870421);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LFSE2013-03);国家研究基础发展计划(2015CB150802)
草地占地球陆地总表面积的40%,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土壤呼吸又是陆地生态系统将碳释放到大气的重要环节,这类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不可忽视。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对...
关键词:草原 土壤CO2排放 畜牧业 土壤微生物 根系 全球变化 
长期氮素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草地学报》2014年第1期79-83,共5页康俊霞 王瑞珍 寻芬 张光明 谭增涛 白文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气N沉降对内蒙古草原植被-土壤系统N15自然丰度梯度变化和N循环特征的影响"(31130008);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碳专项子课题"中国北方沙地草原牧鸡固碳增汇技术试验示范"(XDA05070103)
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开展了为期8年的长期氮素添加梯度处理实验来模拟氮沉降,研究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碳库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氮肥添加显著增加了植物活体有机碳库和凋落物碳库,而对根有机碳库的影响并不显著,对0~l0cm、l0~...
关键词:有机碳库 氮沉降 典型草原 全球变化 生态系统管理 
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3
《生态学报》2013年第21期6786-6794,共9页张云海 何念鹏 张光明 黄建辉 韩兴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825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433;30870407)
氮沉降强度和沉降频率是决定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决定因素。结合当前世界上各地区的氮沉降状况,设计了包括9个氮沉降梯度的长期控制实验,并将氮沉降分为两种沉降频率(1年2次和每月1次)、草原管理方式分为封育和割草两种。基于上...
关键词:草原管理 氮沉降 割草 内蒙古 羊草 叶绿素 
不同演替阶段野芭蕉群落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107-113,共7页唐建维 王秀华 高丽洪 施济普 张光明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951-A1-104);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98C099M)资助
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恢复过程中野芭蕉群落的土壤养分动态。该群落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野芭蕉的入侵→定居→扩散。随着群落演替进程,土壤的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O.M)、氮(N)、磷(P)全量以入侵期最高,分别为(上层)5.8...
关键词:土壤养分 季节动态 群落演替 野芭蕉群落 
西双版纳不同斑块望天树种群的密度、结构和生物量被引量:19
《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第1期40-54,共15页唐建维 施济普 张光明 白坤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00024和3037024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C0068M);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SW-104-04)
根据5个不同斑块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残存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国家一级保护稀有树种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的种群密度与数量、年龄结构与生物量动态,组建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望天树个体生长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个体生物量模型及...
关键词:望天树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存活曲线 生物量 
植物与低磷环境研究进展——诱导、适应与对策被引量:16
《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12期1580-1585,共6页戴开结 何方 官会林 沈有信 张光明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C0069M)。
自从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适应低磷土壤的作物根际磷的有效性明显增加的现象之后,植物与低磷环境的研究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植物如何适应低磷环境和如何有效利用土壤磷素资源的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低磷条件...
关键词:植物 环境 低磷 策略 进展 
改造草果半野生种植模式的理论基础被引量:9
《经济林研究》2004年第4期31-34,共4页戴开结 唐丽 张光明 
从草果的生物学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入手,针对草果半野生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把握住林地选择、繁殖、传粉、荫蔽度、水肥管理等主要控制环节,改造草果传统种植模式告别半野生状态,有利于提高产量品质和集约化水平,有利于充...
关键词:种植模式 野生种 草果 产量品质 林地选择 生物学习性 水肥管理 集约化 控制环节 理论基础 
榕果挥发物对传粉榕小蜂的吸引作用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04年第12期2794-2798,共5页陈春 宋启示 张光明 彭艳琼 王秋艳 杨大荣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基金资助项目 ( STZ-0 1-18)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0 C0 0 83 M)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基金资助项目 ( KSCX2 -SW-10 5 )~~
榕树 /榕小蜂专一性共生系统的维持 ,与榕树开花期释放的特殊的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榕小蜂对其寄主榕树的化学识别和定位紧密相关。研究选取了西双版纳地区常见的 3种榕树 ,即对叶榕 Ficus hispida、木瓜榕 F.auriculata和鸡嗉子榕F.semico...
关键词:榕树 传粉榕小蜂 化学吸引 野外诱捕实验 四臂嗅觉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