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库

作品数:307被引量:5107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剑君姜培坤史学正潘根兴彭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流域煤矿区土壤有机碳库的修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eta分析
《环境科学》2025年第3期1690-1702,共13页孙宏伟 闫美芳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03D321070);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03021224053)。
采煤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加剧区域碳排放.对煤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可改善受损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因此,煤矿区生态恢复对区域碳汇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煤矿区修复方面的研究多分散在...
关键词:黄河流域 煤矿区 整合分析 土壤有机碳库 生态恢复 土壤酶活性 
大气溶解有机碳湿沉降及其在海洋碳中和中的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606-618,共13页邢建伟 宋金明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4MD052);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4-4-zrjj-176-jch);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汇泉青年学者”人才项目。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气降水DOC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大气降水DOC的丰度与生物可利用性、降水DOC浓度和湿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OC湿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降...
关键词:溶解有机碳(DOC) 湿沉降 生物可利用性 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 “双碳”目标 
成都平原稻蒜轮作年限对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2024年第6期1657-1665,共9页苟宁倢 李冰 王昌全 钟文挺 王科 孙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901405);四川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N0127)资助。
【目的】探究成都平原稻蒜轮作年限对渗育水稻土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蒜轮作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与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成都平原不同种植年限的典型稻蒜轮作农田,设置稻蒜轮作0年(0 a,稻麦轮作)、稻蒜轮作5年(5 a...
关键词:稻蒜轮作 年限 有机碳 稳定性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1-9,共9页张黛静 刘毅昕 陈慧平 方凌 李春喜 王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301500)。
为探寻最适宜小麦种植的秸秆还田模式,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质量,采用根箱培养,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化肥共6个处理,即秸秆还田(SF)、秸秆生物炭还田(BF)、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SDF)、秸秆配施纳米载体腐熟剂还...
关键词:秸秆还田 土壤活性有机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长期低投入的稻鱼共作对土壤养分循环及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856-864,共9页李龙燚 魏征 李谊慈 邹龙 何金峰 王华 徐华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1A20184)。
【目的】研究长期低投入稻鱼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养分化学计量比等的变化,深入解析稻鱼模式的碳库变化,提升稻鱼模式生态功能。【方法】以湖南传统稻鱼共作代表县辰溪县的长期低投入稻鱼共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共作15年(RF15)和50...
关键词:稻鱼共作 养分含量 养分储量 化学计量比 碳库管理指数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库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2024年第6期395-405,共11页周也琛 邵明安 魏孝荣 陈明玉 李同川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23-JC-QN-0217);中国高校科学基金(245202233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0000000)。
[目的]揭示土壤碳库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和机理,为我国“生态系统碳中和”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法]基于国内外有关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固碳效应的文章,对土壤碳库地区差异、碳储量驱动因素、植被固碳机...
关键词:土壤碳库 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碳 凋落物 根系分泌物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牛粪与化肥配施比例对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20期4107-4118,共12页张毅 刘颖 程存刚 李燕青 李壮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
【目的】研究牛粪化肥配施比例对苹果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不同配施比例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为苹果园牛粪与化肥的科学配施及土壤质量改善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砬山施肥试验平台中不施...
关键词:苹果园 牛粪 化肥 配施比例 活性有机碳组分 土壤酶 生物转化 主成分分析 
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不同人工植被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有机碳库组分的影响——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草原与草坪》2024年第5期72-81,共10页蒋志洋 周育智 陈道坤 黄美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333);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S202104a06020064);淮南关闭矿井地质生态环境评价及综合治理项目(HNKY-PG-WT-2021-260)。
【目的】探讨淮南采煤沉陷区种植不同人工植被下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有机碳库组分的含量,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人工植被类型、改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未改造地、人工草地、石楠林地、水杉林地、刺槐林地、刺槐-侧柏混...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 人工植被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土壤有机碳库 
厨余垃圾生物炭对土壤镉、砷的固定效果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096-1104,共9页陈子毓 刘震雨 郭玉梅 何忻玥 朱晨煜 孙崇 肖桐 杨刚 伍钧 徐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7017);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0805);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ZDZX0012);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3849)。
【目的】探究厨余垃圾生物炭对农田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对其碳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培养试验,将不同温度(300、500、600℃)制备的厨余垃圾生物炭添加到镉(Cd)-砷(As)复合污染土壤中,分析厨余垃圾生物炭对土壤中Cd、As的固...
关键词:厨余垃圾 生物炭 农田复合污染土壤 碳汇强化 
不同开垦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光谱和热重特征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27期60-68,共9页宋鸽 胥智强 孙静思 赵雪宁 
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寒地森林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群落与腐殖质组分互作机制的研究”(2022-KYYWF-1093);黑龙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寒区黑土腐殖质的分离提取和结构表征”(2023004);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腐殖质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与生理活性相关性研究”(2021-KYYWF-0025)。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腐殖质的生理活性、化学组成及其与土壤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腐殖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作为生物刺激剂的潜力。研究分别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土壤腐殖质(HS)并研究其光谱学和热重特征,比较开...
关键词:腐殖质 开垦 微观形貌 化学组成 分子结构 热重分析 生理活性 土壤管理 有机碳库 生物刺激剂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