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军

作品数:31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杂交水稻选育水稻制种技术栽培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稻米》《基层农技推广》《江苏农业科学》《汉中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交水稻荃香优152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陕西农业科学》2023年第12期51-53,共3页王保军 王俊义 李小刚 王业文 王胜宝 吴军舰 李培江 张万春 张先平 李春 吴玉红 王晓娥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01-83);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NYKJ-2021-HZ02)。
荃香优1521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恢复系R1521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不育系荃香9A配组选育而成,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8年审定。在陕南作一季中稻种植,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成熟转色好,...
关键词:水稻 荃香优1521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汉香优755的选育
《杂交水稻》2023年第3期85-87,共3页王晓娥 李小刚 王保军 王俊义 毛静轩 王国军 崔月贞 张志奇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CARS-01-99);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计划(2016KTTSNY02-05)。
汉香优755是由汉中市谷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汉中市金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用两系不育系汉香1S与优质恢复系R755杂交配组而成的迟熟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稳产性好等特点。202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汉香优755 优质 选育 
两系杂交水稻‘D两优丰占’的选育
《陕西农业科学》2022年第10期72-75,共4页王国军 陈乔 王俊义 申宝峰 王保军 李小刚 王晓娥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计划项目(2011KTCG02-01、2016KTTSNY02-05)。
采用杂交测配和南北穿梭加代的方法,选育出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D两优丰占,同时配套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该品种2020年通过陕西省审定后即在陕南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综合经济性状突出、稻米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关键词:两系 杂交水稻 ‘D两优丰占’ 选育 
中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陕稻12号被引量:6
《杂交水稻》2022年第5期80-82,共3页李小刚 王保军 王俊义 王胜宝 王业文 何忠军 周凯 陈耀楠 闫理峰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20NY-050)。
陕稻12号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川浙A与恢复系陕恢1069配组育成的中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2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水稻 陕稻12号 优质 选育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687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7
《杂交水稻》2022年第3期99-101,共3页李小刚 周泽华 王胜宝 王俊义 郝兴顺 周凯 王业文 王保军 张星 王吕 陈耀楠 闫理峰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20NY-050)。
两优687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光温敏核不育系1316S为母本,以自育优质恢复系R647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依据两优687的亲本特征特性及在汉中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该组合在汉中的高产制种技术,为生产制种提...
关键词:杂交水稻 两优687 制种技术 
陕西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30-33,51,共5页李小刚 杨小侠 王俊义 王保军 雷志锋 陈平丽 张星 吴玉红 王业文 陈耀楠 闫理峰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南优质稻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2020NY-05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1515011390)。
采用遗传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陕西汉中的25份水稻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9%~19.62%;供试水稻品种按照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大...
关键词:水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轮作模式及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4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年第11期1926-1937,共12页吴玉红 王吕 崔月贞 郝兴顺 王保军 田霄鸿 李小刚 秦宇航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NY01-05-01);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项目(LM202001)。
【目的】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多元化轮作模式秸秆还田和水稻提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2020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韩塘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包含轮作...
关键词:水旱轮作 籼稻 紫云英 秸秆全量还田 土壤肥力 稻米品质 
陕西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基层农技推广》2020年第12期61-63,共3页赵胜利 张选明 李培江 王业文 陈浩 王保军 黄卫群 周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83)
随着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和农机农艺一体化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陕西省水稻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章对陕西省2001—2018年水稻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分析,明确了陕西省水稻生产发展趋势,客观分析了陕西省水稻产业发展存...
关键词:水稻产业 种植推广 高效栽培 产业布局 品种应用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R186的选育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20年第6期27-28,共2页王业文 王保军 王俊义 李小刚 周凯 郝兴顺 闫理峰 陈耀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83);陕西省科技厅科技统筹项目(2016TTC-N-2-1)。
R186是陕西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具有穗大粒多、恢复力强、配合力佳等优点。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所配杂交组合。
关键词:杂交水稻 恢复系 R186 选育 
中优186在汉中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20年第5期59-60,共2页王业文 王保军 王俊义 李小刚 周凯 郝兴顺 闫理峰 陈耀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83);陕西省科技厅科技统筹项目(2016TTC-N-2-1)。
中优186系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 A与自育恢复系R186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汉中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中优186 汉中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