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芳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诉检警关系民意司法公正司法独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杂志》《魅力中国》《法制与社会》《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检察环节民事和解的现状与期待被引量:3
《法学杂志》2012年第12期137-141,共5页连宏星 陈慧芳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多种监督职能。在刑事和解制度已经获得立法认可的情况下,检察环节民事和解制度的运用已没有理论和实践的障碍。检察环节民事和解应当借鉴刑事和解的成功经验,总结自身的成绩与不足...
关键词:检察和解 民事和解 现状 期待 
舆情民意与司法公正——网络环境下司法舆情的特点及应对被引量:1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12期120-121,共2页余才忠 熊峰 陈慧芳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有了质的飞越,社会公众不但自身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当网络、传统新闻媒体与民意结合,舆情民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司法却与生...
关键词:舆论 民意 司法独立 
检警关系重塑视角下的公诉预查制度被引量:2
《法治研究》2009年第11期91-95,共5页余才忠 陈慧芳 房佳菊 
浙江省法学会2009年课题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强化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作为控辩双方争议焦点,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律师法》的修改更是对公诉机关用于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侦查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公安机关所收集的证据往往...
关键词:检警关系 公诉预查 法律监督 司法效益 
检警关系的重构与公诉预查制度的构建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5期57-58,共2页余才忠 陈慧芳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强化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作为控辩双方争议焦点的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律师法的修改更是对公诉机关用于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侦查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公安机关所收集的证据往往不能...
关键词:检警关系 公诉预查 律师法 
论公诉预查制度的法律基础
《魅力中国》2009年第36期215-216,共2页陈慧芳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庭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相对弱化了法官在庭审活动中的调查权,强化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作为控辩双方争议焦点的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但长期以来,在侦查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公安机关所收集的证据往往达...
关键词:公安机关 公诉权 检察机关 法律基础 庭审方式 检察引导侦查 犯罪嫌疑人 收集证据 侦查监督权 诉讼制度 
警检关系的重构与公诉预查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38-42,共5页余才忠 陈慧芳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强化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作为控辩双方争议焦点的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律师法的修改更是对公诉机关用于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目前我国实行的侦查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公安机关所收集...
关键词:警检关系 重构 公诉预查 制度 
对公民权利保护的比较研究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148-149,共2页熊峰 陈慧芳 
本文研究对象为公民权利,采用的方法为比较研究。本文并不是从实证方面来比较国内外对人权的保护,而是光从法律条文的设计方面来研究对人权保护的不同规定。所选用的比较对象一个是国际人权公约,一个是我国的宪法。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
关键词:人权 比较研究 公民权利 
我国刑事和解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24期58-59,共2页郑建军 毕晓芳 陈慧芳 
近年来,刑事和解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际效果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可和推行。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舶来制度,如何使其适应我国的司法环境,发挥最大功效,更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完善。本文结合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和功能,分析我国现阶段刑事...
关键词:刑事和解 存在问题 完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