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佩雯

作品数:10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震源深度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解人工爆破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华南地震》《高原地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PMC方法评估海南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
《华南地震》2022年第3期21-28,共8页彭利媚 刘林飞 陈祥开 曾维顺 丁有兴 孙佩雯 李健 李冬雅 
海南省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地壳深部反演与地震机理创新团队资助。
利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采用海南测震台网地震编目报告数据和台站资料,计算了海南测震台网21个台站对海南岛陆及周边海域地震的检测概率、测震台网的合成检测概率及最小完整性震级。单台检测概率结果显示:由于受台站布局...
关键词:最小完整性震级 PMC方法 海南测震台网 地震监测能力 
海南三亚4.2级、3.2级地震的波形特征和震源新参数被引量:2
《华南地震》2020年第4期93-100,共8页孙佩雯 彭利媚 李冬雅 王茺 麻福洋 
对海南三亚市2019年8月20日M4.2和M3.2两次地震的波形特征和震源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L震相与P震相到时差,计算三亚两个地震的震源深度在11 km左右。采用CAP方法进行地震波反演计算,最佳震源深度为分别为9.5 km、10.9 km,两次地震...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震源新参数 震源深度 
海南台网地震震级受热带气旋影响程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7期28-31,共4页陈祥开 麻福洋 张华美 张慧 孙佩雯 杨漾 
2017年度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项目(QCXM201710)资助
引言地脉动源自海洋波浪、热带气旋等自然现象,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它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地球物理信息。曾祥方等[1]研究汶川地震前,我国及周边台站上记录的地脉动信号显著增强,该增强的地脉动信号是由威马逊台风引起的。海南岛属于亚...
关键词:热带气旋 地震震级 海南岛 影响程度 台网 地球物理信息 脉动信号 威马逊台风 
利用sPL震相确定海南儋州2.6级地震震源深度被引量:7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年第4期21-25,共5页彭利媚 赵韬 陈祥开 陈小敏 孙佩雯 王茺 
海南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HDKJ201501)
对海南测震台网记录的2014年7月28日海南儋州2.6级地震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发现松林岭(SLL)地震台记录到sPL震相,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合成在不同震源深度模型下的理论波形。通过该台记录的实际波形和理论波形拟合对比,确定海南儋...
关键词:sPL震相 F-K方法 震源深度 
琼北确定性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识别判据被引量:7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王惠琳 李志雄 徐晓枫 孙佩雯 
海南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HDKJ201605)
对琼北地区确定性井下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事件波形特征进行梳理,分析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波不同判据特征。结果表明:P波初动方向、振幅比是识别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的2个主要判据;尾波持续时间、S波最大振幅与持续时间比可作为识别人工爆...
关键词:识别 人工爆破 天然地震 判据 
铺前-清澜断裂带附近地震的重定位及其构造意义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华南地震》2017年第2期10-16,共7页徐晓枫 王惠琳 胡久常 孙佩雯 
海南省地震局青年基金项目(201401)资助
铺前-清澜断裂是海南岛最活跃的发震构造之一,该断裂构成了1605年7^(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海南省数字化地震台网运行至今,记录到该断裂附近小震活动较为活跃,小震分布呈南北向排列并且与断裂带南部对应的不一致。基于海南省数字化地...
关键词:双差精定位 铺前-清澜断裂带 地震构造 地震活动 震源深度 
sPL震相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3
《高原地震》2017年第2期7-11,共5页彭利媚 陈小敏 王茺 陈祥开 周雯 孙佩雯 
收集海南数字台网2016年1月至11月M_L≥2.0级地震事件,分别用单纯型、LocSAT、Hyposat 3种方法重新定位,结果表明:3种定位方法定出的结果相差不大,残差小,认为海南台网对台站分布较合理的地震定位结果可靠。通过实例:2016年7月31日的海...
关键词:sPL震相 地震定位 海南地震台网 
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M_L 4.2地震震源机制解及精定位分析被引量:3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年第2期1-6,共6页徐晓枫 王惠琳 胡久常 宋秀青 孙佩雯 
海南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06)
基于海南地震台网数字波形资料,采用CAP方法对2015年11月22日广东徐闻M_L 4.2地震反演震源机制解,计算得出节面Ⅰ参数:走向110°,倾角84°,滑动角-158°;节面Ⅱ参数:走向18°,倾角69°,滑动角-5°。推断为1次走滑为主兼有正断性质的破裂...
关键词:CAP方法 双差定位法 震源机制解 震源深度 地震构造 
地震速报中疑爆事件类型识别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年第5期49-54,共6页王惠琳 徐晓枫 李志雄 顾申宜 孙佩雯 
海南省地震局地震科技发展基金(201404)
对争议较大的2012年12月28日海南文昌M_L 3.0有感疑爆事件,分析其P波初动方向、周期、振幅比、衰减特征、持续时间、面波发育情况等波形特征,并结合双差精定位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识别文昌M_L 3.0疑爆的事件类型。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12...
关键词:疑爆 波形特征 双差定位 事件类型 识别 
海南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联网应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4年第6期84-90,共7页吴铁生 曾云飞 陈小敏 孙佩雯 
中国地震局"区域性数字地震台网联网"项目
描述了利用Internet将海南、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连接,组建虚拟地震台网的技术途径,比较了海南本地台网和虚拟台网地震监控能力及海南虚拟台网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联网后,扩展了对两省交界海域的监控范围,提高了定位精度,有利于地震速报和...
关键词:地震台站 网络Internet 虚拟地震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