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邦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新品种选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大豆科技》《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黄13在宿州市的种植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被引量:4
《大豆科技》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付广辉 沈维良 赵开兵 赵振邦 林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4)
宿州市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中黄13是宿州市大豆种植主导品种,占总大豆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近几年国家大豆区试,总结出中黄13在宿州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宿州市 大豆 中黄13 高产 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皖宿01-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大豆科技》2011年第3期65-66,共2页沈维良 赵开兵 赵振邦 付广辉 林艺 
皖宿01-15是宿州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适宜于淮北、沿淮及江淮地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该品种苗期耐渍,后期耐旱,抗病抗倒,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增产潜力大,经多年多点和大面积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
关键词:皖宿01-15 优质高产 选育 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和对策被引量:3
《大豆科技》2011年第2期46-48,共3页沈维良 赵开兵 赵振邦 付广辉 林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MATS)资助
按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部署和要求,宿州综合试验站于2010年12月上旬,对服务区的砀山、濉溪、灵璧、泗县和埇桥等五个示范县(区)的60多户农户(种植大户、经营户、产业协会等)和15位农业技术人员及有关单位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深入...
关键词:淮北地区 大豆 产业技术 需求 对策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第2期205-206,共2页赵振邦 王士玲 王诗印 鲁冬 
通过小麦育种和栽培实践 ,对宿州市小麦超高产育种和栽培作了总结。笔者认为 :在多穗型的基础上选育大穗型、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是小麦超高产育种的可行方案 ;超高产栽培方面 ,应加强小麦中期生育规律及调控研究 ,建立完整的小麦...
关键词:小麦 超高产育种 超高产栽培 
皖麦46(皖宿9604)的氮肥和密度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第2期259-259,263,共2页赵振邦 李明 王诗印 
连续 2年对皖麦 46进行了氮肥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总量一定 ,不同施肥处理对皖麦 46产量作用大小为 :返青肥 +孕穗肥 >拔节肥 >返青肥 >拔节肥 +孕穗肥 >孕穗肥 ,5种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 ;从 6种不同密度对产量的贡献作用看 ...
关键词:小麦 皖麦46品种 氮肥试验 密度试验 产量 播种 
模拟酸雨对小麦生育后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第5期688-689,共2页武德传 周广成 赵振邦 李猛 蔡世舫 徐茂林 
研究表明 :不同浓度酸雨对小麦株高、结实率、穗粒数、千粒重、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对穗长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而公顷穗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酸雨处理间生物量积累存在差异 ,pH值越低 ,生物量积累越慢 ;pH...
关键词:模拟 酸雨 小麦 经济性状 产量 生育后期 
淮北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7
《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第3期317-319,共3页赵振邦 朱卫生 杨杰 马公村 
对近几年淮北小麦生产现状的分析表明 ,小麦品种使用不当、不良气候、土壤肥力偏低以及栽培粗放是当前淮北小麦大面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实现淮北小麦进一步高产需要在选育小麦新品种的同时 ,采用培育地力、降低播量、科学进行肥水...
关键词:淮北地区 小麦 生产现状 品质育种 播量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气象因素对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和对策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第4期462-464,共3页赵振邦 李猛 武德传 池林根 
分析了 1996~ 1998年降水和日照对宿县、涡阳二点玉米试验的影响 ,认为 7~ 8月份 ,尤其是 8月份降水日照是影响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气象因素 夏玉米 影响 对策 淮北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