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龙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多>>
发文主题:扬子鳄产卵行为人工饲养条件人工饲养冬眠期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动物》《安徽林业》《Zoological Research》《水生生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安徽野生扬子鳄种群调查被引量:1
《安徽林业》2008年第1期47-47,共1页朱家龙 邵民 汪仁平 
通过1999年和2005年的调查显示,野生扬子鳄数量分别为不足150条和不足120条,呈逐渐下降趋势。因此,怎样更好地保护扬子鳄,并使其数量得以逐渐恢复、壮大,显得迫在眉睫。保护区在近几年加大了保护措施和资金投入,从保护、改善栖息...
关键词:野生扬子鳄 种群调查 安徽 保护措施 栖息地质量 资金投入 保护区 食物链 
冬眠期温度对扬子鳄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06年第2期398-399,共2页夏同胜 周奎厚 朱家龙 
本文报道了扬子鳄在人工越冬环境条件下,深眠期的温度值对越冬后繁殖的影响.6年的研究表明扬子鳄在深眠期的温度处在5~8℃时,扬子鳄越冬后能够成功繁殖产卵.
关键词:冬眠 温度 繁殖 扬子鳄 
冬眠期温度和扬子鳄疾病发生的关系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06年第2期400-402,共3页夏同胜 朱家龙 邵民 
分析5~8年龄段的扬子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越冬出现的发病死亡结果,表明越冬期内空气温度的昼夜剧烈变化,使得越冬池内的水温发生较大的波动,导致处在越冬中的扬子鳄生理功能紊乱,使鳄患病甚至死亡,当年的室外饲养质量影响鳄的发病时间.
关键词:昼夜 温度 扬子鳄 疾病 
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营巢和产卵行为被引量:11
《Zoological Research》2006年第2期151-156,共6页张方 吴孝兵 孟维志 朱家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213);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基金;安徽省教育厅基金(2004kj175);安徽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160720508)资助
2003-2005年,利用红外线摄像仪,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营巢和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扬子鳄在产卵前,有营造后肢落脚洞的行为;在产卵后期,一边产卵,一边覆盖。为探讨气候对营巢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对气...
关键词:人工饲养 扬子鳄 营巢 产卵 
夏秋两季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行为谱和活动节律初步研究被引量:16
《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第5期488-494,共7页张方  吴孝兵  朱家龙  章松  
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04043049);重要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基金;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基金及安徽省教委基金资助(2004kj175)资助
2003年夏秋两季(7-11月间),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个体行为和活动 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秋两季饲养条件下扬子鳄的个体行为主要包括休息行为(水中休息、陆地休息、晒 太阳、挠痒、打哈欠、伸懒腰)...
关键词:扬子鳄 行为 活动节律 
扬子鳄保护事业的战略调整
《安徽林业》2005年第2期18-19,共2页朱家龙 王朝林 
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创建于1979年,1986年又以中心为依托建立了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多年来,扬子鳄繁殖研究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关键词:扬子鳄 战略调整 自然保护区管理 事业 1986年 研究中心 技术难度 繁殖研究 安徽省 国家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