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强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附子性状习用药材资源分布市售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亚太传统医药》《中药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药房》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红栀骨通凝胶膏对家兔皮肤刺激性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药房》2017年第7期893-895,共3页彭伟文 王珠强 吴飞 
广东省中医药强省立项资助科研课题(No.20141284)
目的:研究红栀骨通凝胶膏经皮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分别取家兔行完整皮肤单次给药刺激性实验(n=4)、破损皮肤单次给药刺激性实验(n=4)、完整皮肤多次给药刺激性实验(n=4)。各家兔左右两侧皮肤分别贴3 cm×3 cm空白基质和红栀骨通凝胶膏24...
关键词:红栀骨通凝胶膏 皮肤刺激性 完整皮肤 破损皮肤 单次给药 多次给药 家兔 
黑面神不同极性部位HPLC色谱与抗慢性皮炎-湿疹疗效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4
《亚太传统医药》2016年第14期41-45,共5页彭伟文 戴卫波 梅全喜 王英晶 王珠强 吴飞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B1048)
目的:研究黑面神不同极性部位高效液相色谱与其抗慢性皮炎-湿疹疗效的关联性,为探索黑面神的有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面神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离,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进...
关键词:黑面神 不同极性部位 HPLC 慢性皮炎-湿疹 
畲药三叶崖爬藤茎叶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6期22-24,共3页乐李敬 王珠强 范世明 黄泽豪 
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1]76号);国家中药管理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1407002);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6N0015)
目的探究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茎、叶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其正确鉴别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装片、表面制片、徒手切片、组织化学显色、显微摄影等方法。结果描述了其组织构造、显微粉末特征,以及黄酮类...
关键词:三叶崖爬藤 组织特征 畲药 
相关药物巴布剂的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近况被引量:5
《中国药房》2016年第19期2711-2714,共4页彭伟文 王珠强 吴飞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No.20141284)
目的:为更加安全、有效地开发利用相关药物巴布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布剂""凝胶膏剂""Cataplasm"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11年1月-2015年9月在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与相关药物巴布剂药效学和毒理学相关的文献,并结合...
关键词:巴布剂 凝胶膏剂 药效学 毒理学 
《肘后备急方》中“菖蒲”的来源考证及应用探讨被引量:4
《中药材》2016年第3期680-683,共4页彭伟文 王珠强 梅全喜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项(2012A032500001)
通过查阅古今药学典籍及地方史志,对《肘后备急方》中的"菖蒲"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并探讨该书处方中"菖蒲"的应用机理。根据文献资料初步认定《肘后备急方》中的"菖蒲"基原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但...
关键词:《肘后备急方》 菖蒲 基原考证 应用机理 
红栀骨通凝胶膏剂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第13期32-34,共3页吴飞 彭伟文 王珠强 
目的:优选红栀骨通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方法:以黏着力和综合感官为主要考察指标,选取部分中和的聚丙烯酸钠NP-800、甘羟铝、丙三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90(PVP-K90)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红栀骨通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结果...
关键词:红栀骨通凝胶膏剂 工艺 正交设计 NP-800 
蛇附子的本草考证被引量:7
《中药材》2015年第11期2421-2424,共4页王珠强 乐李敬 黄泽豪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课题(JA13154);福建省药学重点学科(X2014120)
为了澄清蛇附子(三叶青)的品种混乱和保证用药安全,该文对其原植物、入药部位、性味功效和药材名称进行了考证整理。结果表明,蛇附子的原植物为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入药部位为块根,味苦性凉,有...
关键词:蛇附子 三叶青 三叶崖爬藤 本草考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