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多>>
发文主题:外资登记管理企业登记规制司法救济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商事登记改革的制度设计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第5期19-20,49,共3页刘清 郭岳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
关键词:国务院机构改革 商事登记 制度改革 设计 工商登记工作 转变政府职能 登记管理工作 第一次会议 
对商事虚假登记应当确立司法救济优先原则
《工商行政管理》2013年第3期62-62,共1页刘清 郭岳 
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属于行政法范畴,保障商事登记活动有序进行。行政法设定并赋予商事登记机关包括责令改正、罚款、撤销登记、吊销营业执照等一系列惩戒方式。对于行政惩戒手段而言,着力点应放在对虚假记申请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的...
关键词:司法救济 商事登记法律制度 吊销营业执照 应当 惩戒方式 责令改正 行政法 登记机关 
商事虚假登记的成因及规制问题研究被引量:1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刘清 郭岳 
商事虚假登记是多年来困扰工商部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相对人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这一现象的产生和泛滥具有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对这一现象的...
关键词:商事虚假登记 行政权力 司法救济 商事立法 
美加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上)
《工商行政管理》2012年第7期38-39,共2页刘清 郭岳 
美国、加拿大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企业信用体系,本文旨在结合赴美加考察的见闻,介绍和分析两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工商部门的职责,就积极构建完备企业信用体系上的经济...
关键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工商部门 经济秩序 加拿大 见闻 
美加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下)
《工商行政管理》2012年第8期47-49,共3页刘清 郭岳 
(接第7期) 三、美国、加拿大信用体系与我国信用建设的对比和启示 目前北京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信用立法滞后,数据的开放和使用都缺乏法律上的明确界定。特别是对政务公开信息和国家秘密如何界定,对...
关键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公开信息 法律规定 信用建设 立法滞后 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 个人隐私 
厂店联营 重在规范——对北京市部分外资商业零售企业“引厂进店”情况的调查被引量:2
《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55-58,共4页刘清 王栋 
近年来,商业零售企业的经营方式逐渐多元化。"引厂进店"作为厂家、经销商与零售企业的合作形式,目前已成为我市外资商业零售企业的重要经营模式。从工商监管职责来看,如何规范进店企业的主体资格和行为,
关键词:商业零售企业 引厂进店 外资 北京市 联营 调查 经营方式 经营模式 
商事登记法中商事主体监管制度设计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刘清 郭岳 
商事主体登记后的监管一直是工商部门的“软肋”.由于长期形成的登记管理思路陈旧、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手段极其有限、商事主体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不断增强.“重登记轻监管”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商事登记法》立法是解决...
关键词:《商事登记法》 商事主体 监管制度 设计 登记管理 工商部门 监管手段 法律法规 
从一次清查行动看外商代表机构管理中的法规缺失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2007年第24期61-62,共2页刘清 姚晟 
近来,我局接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反映一些国家的常驻代表机构,为外籍人员来华居留提供虚假的代表证明。经过初步调查。
关键词:外商代表机构 常驻代表机构 外籍人员 外国企业 业务联络 管理现状 代表处 登记管理 经营活动 管理建议 
探索科学的外资监管方式 提升外资监管水平被引量:1
《工商行政管理》2007年第14期42-44,共3页左京生 刘清 
北京的外资企业及其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外资企业)数量多、类型多、规模大,其违法行为具有形式多样、监管难度大等特点。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北京工商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外资企业监管方式,如开发外资企业年检"电话预约、排队系统...
关键词:外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外资监管 监管方式 新形势 违法行为 探索科学 工商所 代表机构 企业年检 
从异地经营探讨对企业住所的管理被引量:2
《工商行政管理》2005年第20期21-23,共3页刘清 姚晟 
加强企业住所的管理,首先要正视异地经营现象存在的客观条件,其次在与地方政府充分协调的基础上,通过经营场所备案登记引导企业消除违法状态,同时利用规范集中商务区经营行为等途径。
关键词:异地经营 企业登记 住所 商务区 地方政府 经营探讨 经营行为 企业法人 监管责任 经营企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