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分散性信仰变迁民间信仰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河北学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普通基督徒国家观的生成逻辑——基于南镇的田野调查
《河北学刊》2018年第3期191-197,共7页刘大为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YB2016008)的阶段性成果;汕头大学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潮汕基督宗教专项经费支持(STUCCS2015-A)
基督徒如何想象国家,是基督教中国化过程中需要了解的问题。中国基督徒必然面对两套意义系统:一是外传而来的基督教;一是生活实践中的本地文化。何者占据主要位置,是理解基督徒国家想象的关键所在。就南镇来看,基督徒的意义世界具有鲜...
关键词:基督徒 国家观 社会交往 意义生成 
空间生产与信仰变迁——基于城镇化进程中上海香头的调查被引量:2
《东南学术》2018年第2期202-208,共7页刘大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项目编号:10&ZD113);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B2016008);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6LSZ037)
城镇化是一种空间生产,是对神圣与世俗关系的再定义。作为民间信仰精英的香头,在城镇化过程中面对的挑战与适应,呈现了民间信仰方式变迁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城镇化是一种物质的运作,对空间的界定以经济市场为标准,呈现一种神圣空间的人...
关键词:城镇化 空间生产 信仰转型 民间信仰 
“分散性”还是“总体性”:总体性社会中的宗教形态——从涂尔干的宗教起源分析谈起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45-151,共7页刘大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12&ZD012)
借助涂尔干的宗教研究路径,从宗教起源视角对杨庆堃的一对宗教概念予以反思和超越,认为无论是被杨氏称之为"制度性宗教"的佛、道教,还是被归纳为"分散性宗教"的民间信仰,实际上都是一种中国总体性社会结构的表征,并无截然区别,差异在于...
关键词:宗教形态 社会构成 分散性 总体性 涂尔干 
信仰关系与地方行政权力的互动——以广东南镇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为例被引量: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8-36,共9页刘大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项目编号:10&ZD113);"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ZD012)
不同类型信仰间的互动与其关系构成,是一个区域规则、资源网络运作的结果,其中行政权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变量。本文采用一个微观的视角,把信仰关系问题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网络,通过田野调查,对该地区十五年前的一次民间信...
关键词:信仰关系 行政权力 区域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