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

作品数:7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超临界流体超临界相平衡硅胶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学报(石油加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硅胶柱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分离极性化合物被引量:6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229-231,共3页赵锁奇 石铁磐 王仁安 杨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95 75 2 11)
建立了一套克级的制备型超临界流体色谱 ,采用全多孔空白硅胶为固定相 ,二氧化碳加极性携带剂及酸碱改性剂为三元流动相 ,在该设备上对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混合物进行了分离 ,讨论了分离条件对分离组分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色谱 分离 硅胶 极性化合物 黄酮类物质 生物碱 三元流动相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学模拟新方法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1年第2期111-116,共6页高金森 徐春明 林世雄 杨光华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数学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平推流反应器的假设建立起来的。但是由于其内部流动、传热以及反应过程非常复杂 ,偏离平推流较大 ,所以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必须用装置因数去校正 ,表现出较强的经验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
关键词:催化裂化 提升管反应器 数学模拟 两相流动 传热 数学模型 
有机锡对聚氨酯脲弹性体固化过程的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第5期715-717,共3页李再峰 杨光华 赵登星 高照连 李德和 
石油大学(北京)国家重质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山东省教委基金资助
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技术 ,研究了半预聚物法聚氨酯脲 (PUU)本体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形态变化。通过对羰基区振动谱带变化的定量研究。详细讨论了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聚合反应过程中 ,对聚氨酯酯脲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FTIR 聚氨酯脲 形态 力学性能 固化 有机锡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模拟IV.原料液雾油滴粒径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高金森 徐春明 杨光华 郭印诚 林文漪 
应用已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 3相流动反应模型及其程序对原料油雾化程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从原料液雾流动和气化的机理和本质方面对原料液雾雾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雾化效果越好 ,液雾粒...
关键词:雾化 模拟 原料油 三相流动 催化裂化 反应器 
固体─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模型被引量:4
《化工学报》1996年第5期546-554,共9页赵锁奇 王仁安 杨光华 
从分子热力学基础出发提出一个适用于固体-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理论模型,溶液中溶质的化学位分解为无限稀溶液化学位及溶质浓度效应两部.无限稀溶液化学位由简化的Oz方程计算,其中包括斥力贡献、局部组成及长程引力项浓度对化学位的贡...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 固体 相平衡 分子热力学 
固体-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温度效应及其分子基础被引量:2
《化工学报》1996年第3期324-331,共8页赵锁奇 王仁安 杨光华 
本文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了反常冷凝区温度对固体-超临界流体相平衡的影响,从作者测定的萘/CO2体系的相平衡等压线数据出发,根据Gibbs-Konowalow法则及PR方程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体系的溶质偏摩尔焓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反常...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 固体 相平衡 温度效应 溶解度 
由硅酸酯合成单分散二氧化硅中碳的化学形态被引量:2
《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第7期646-649,共4页陈胜利 董鹏 杨光华 杨九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Monodisperse silica 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lysis and condensation of tetraethoxysilane (TEOS) in a mixture of water, ammonia and ethanol or acetone at 25℃. The spheres were studied with 13C CP-MAS NMR and thei...
关键词:二氧化硅 化学结构  硅酸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