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表演面子国产电影考索嬗变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科技》《电影评介》《传媒与教育》《戏剧之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七十载光影之旅:我国主旋律电影历史考索
《电影评介》2020年第6期93-96,共4页赵超 夏娉婷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微动漫在党政宣传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9SJA2110)研究成果。
一、初探(1949~1978年):单一+均衡,(一)单一化主题“主旋律”口号提出的初衷,是基于对异质性价值的疑虑或者排斥,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所辖思想领域日渐收缩的一种应激反应。[1]这种应激反应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表现得极其强烈。这一阶段的...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 艺术作品 主旋律影片 新中国建立初期 应激反应 红色经典 文艺作品 主流意识形态 
21世纪我国银幕英雄类型解析与嬗变考索被引量:2
《电影评介》2020年第3期43-46,共4页夏娉婷 赵超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微动漫在党政宣传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9SJA2110)阶段性成果。
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体现的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环境下人们诉求的缩影,而关于英雄主题的影片一直以来"霸占"银幕,深受观众喜爱。国人对于电影中的"好男儿与奇女子"耳熟能详,某些经典影像也早已成为时代印记般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关键词:国产电影 时代印记 英雄电影 英雄人物 经典影像 英雄群体 英雄主题 流变 
电影《三块广告牌》中的人性研究被引量:1
《艺术科技》2018年第4期55-55,共1页夏娉婷 赵超 
本文介绍了《三块广告牌》电影的主要剧情,分析了《三块广告牌》电影中的矛盾美,探讨了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主要包括:电影的矛盾引发点:不解与冷漠;电影中的过渡:从质疑走向理解;电影的高潮:走向理解的人性,等等。
关键词:理解 人性 《三块广告牌》 
在长期重复舞台表演中精进表演艺术的方法
《戏剧之家》2018年第1期27-27,共1页赵超 
《蒋公的面子》首演至今已经五年半,演出场次达到290场,本人作为主要演员之一,参演场次达到270场。演员在长期舞台演出中容易丧失真听真看真感受的交流判断,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的习惯性反应,从而让表演进入机械化的表演模式。《蒋公的...
关键词:表演 长期 重复 精进 方法 
因《蒋公的面子》引发的关于喜剧的思考
《传媒与教育》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赵超 
《蒋公的面子》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探讨其剧本的完成度,讨论这样一部学生作品如何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讨论戏中的每个角色的性格,讨论戏剧舞台上呈现的一切与当今戏剧的'对话',等等。
关键词:喜剧 文化 角色性格 表演戏剧 
论《蒋公的面子》中夏小山的喜剧性
《戏剧之家》2014年第12期30-31,共2页赵超 
《蒋公的面子》是2013年度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舞台剧作品之一,该剧由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三学生温方伊编剧,吕效平教授导演,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出品。《蒋公的面子》讲述了与南京大学中文系有关的一则传说、一桩悬案:1943年,蒋...
关键词:《蒋公的面子》 夏小山 喜剧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