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然

作品数: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脉象脉象特征诊断学意义经脉中医脉诊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中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古代医学文献“覆溢脉”的诊断学意义被引量:2
《吉林中医药》2019年第1期4-6,共3页陈欣然 王天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598);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1000062720037/001)
"覆溢脉"最早出现于《难经》,是根据脉象的长度与本位长度的关系进行定义,即覆脉是尺脉超过一寸覆于尺部,溢脉是寸脉超过九分溢于鱼际。因《难经》的脉诊学理论确定了寸关尺三部脉诊,所以覆溢脉脉象特点亦在此有特征性描述,即"尺寸俱沉...
关键词:覆脉 溢脉 覆溢脉 长脉 古代文献 
《黄帝内经》“脉象主病”诊治体系文献探析被引量:5
《环球中医药》2017年第4期476-478,共3页陈欣然 王天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98);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学金(1000062720037/001)
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脉诊相关的文献记载,探析早期中医脉诊的独到之处。《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凭脉识病,根据其脉象出现的部位及情况,即可判定疾病的类型,并指出了许多疾病的常见脉象;确定病位,通过脉象浮沉以及搏动的大小对...
关键词:黄帝内经 脉诊 理论探讨 
中医脉诊起源——“脉”的医学知识衍生与脉诊学源流考被引量:1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10期797-801,共5页陈欣然 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资助项目(No.1000062720037/001)
以《说文》为工具,通过对"脉"原字字形的解析,分析该字本义原指自然环境水系流布的道路,引申于中医学概念中用以描述人体气血循环的器官,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的概念。系统整理古代史书以及先秦传世医学文献、出土文献中相...
关键词:中医脉诊 脉诊起源 脉学文献 经脉 脉象  文字考据 
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发展源流被引量:7
《中医杂志》2016年第5期366-369,共4页于晓飞 王天芳 赵燕 薛晓琳 吴秀艳 陈欣然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5-269);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1000062720037/001);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1-CXTD-08);滨州医学院科研启动基金(BY2014KYQD14)
通过对《黄帝内经》以降相关文献的梳理,概述浮脉、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的发展轨迹,以正本清源,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现今所认识的浮脉、沉脉,无论从诊脉方法还是内涵,与古代尤其是《黄帝内经...
关键词:浮脉 沉脉 脉象特征 临床意义 历史源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