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未成年人依法治国泛化法治社会进路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人权法学》《法律方法》《理论导刊》《少年儿童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权利规制:正当性、泛化隐忧与原则重申被引量:1
《人权法学》2023年第6期35-50,131,132,共18页李海峰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家庭教育的法律协同保障机制研究”(22YJC880028);2023年度江苏省法学会项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中的法律问题研究”(SFH2023B006)。
对未成年人进行妥当的法律保护需要拨开笼罩在形式保护路径上的实质限制疑云。在当前法律框架下,未成年人的政治权利、人格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等受到部分规制。与成年人权利规制理论扎根于公共利益维护和主体权利共存不...
关键词:未成年人 权利规制 正当性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视阈下法治副校长制度的完善
《少年儿童研究》2023年第5期75-82,共8页李海峰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家庭教育的法律协同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2YJC880028);江苏省法学会2023年度法学研究一般课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课题编号:SFH2023B006)的研究成果。
法治副校长的概念在法律上一直未得到清晰和准确的界定,有关制度目标的归纳亦不够精当。法治副校长制度应以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法治观念培养为目标,法治副校长在主体上应当包括从法学教育和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聘请的专业人员,并区...
关键词:法治副校长 制度目标 主体范围 权益保护 学校管理 
“AI虚拟法官”的价值判断——基于预设肯定结论的使用场景探讨
《法律方法》2023年第1期251-266,共16页李海峰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大数据局委托项目“梁溪智脑数据开发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AI虚拟法官”的核心问题是能否做出价值判断,需要辨别“AI虚拟法官”是否具备在司法活动中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否让“AI虚拟法官”在司法活动中作出价值判断的结果。从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等学科对司法活动介入支持的发展态势来看,...
关键词:“AI虚拟法官” 人工智能 价值判断 裁判过程 裁判结果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社会的结构缕析——要素区分和优化进路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23年第5期71-78,87,共9页李海峰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律路径研究”(22BFX028);江苏省法学会2022年度法学研究课题“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研究”(SFH2022D04)。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整体语境下,法治社会的主体要素是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目标要素是社会生活的整体制度化和法治化,行为要素是社会自治与他治的结构耦合,依据要素是合法的不包含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评价要素是以自由与...
关键词:依法治国 法治社会 结构要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