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哺乳期脊髓损伤直流电刺激并发症治疗5羟色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卫生产业》《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山东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NLRP3炎症小体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陈思敏 全红羽 李脉 陈倩 吴英 李咏梅 
云南省康复临床医学中心(zx2019-04-0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临床研究项目(ynIIT2022010、ynIIT2023008)。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损伤后离子通道变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系统功能降低密切相关。近期研究表明,核苷酸结合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
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NLRP3炎症小体 
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年第12期1139-1143,共5页王豪楠 韩永谦 陈倩 董燚菲 陈志艳 李咏梅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昆医联合专项(202101AY070001-146)。
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tsDCS)是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被成熟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上被提出来的,其作用原理与tDCS相似,也是以极性依赖的方式诱导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不同的是,tsDCS是通过将极性相反的电极置于目标...
关键词: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 生理学效应 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 综述 
LSVT BIG在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1期109-114,共6页方丽王文丽 陈倩 姚黎清 
云南省贾杰专家工作站: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编号*202305AF150032)。
LSVT BIG是一项针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计划,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该技术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脑卒中、特发性常压性脑积水患者中也有相关研究,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LSVT BIG技术在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LSVT BIG 帕金森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脑卒中 特发性常压性脑积水 
经颅磁刺激在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医药导报》2023年第7期54-58,共5页王豪楠 韩永谦 董燚菲 陈志艳 陈倩 李咏梅 
云南省科技厅-昆医联合专项项目(202101AY070001-146)。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CNP)是由大脑或脊髓的病变引起的一种疼痛综合征,因疼痛程度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经颅磁刺激(TMS)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其可通过激活下行疼痛控制通路,诱导神经可塑性,降低中枢敏...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 机制 治疗 综述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脊髓损伤相关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山东医药》2022年第35期89-93,共5页王豪楠 李霖荣 陈倩 陈志艳 董燚菲 韩永谦 李咏梅 
云南省高层次卫生计生技术人才培养专项(D-2017046)。
脊髓损伤是一种由外伤或疾病导致脊髓破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各种并发症,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痉挛及膀胱、肠道、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后并发症...
关键词:脊髓损伤 并发症 非侵入性脑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治疗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中国卫生产业》2022年第21期47-51,共5页付雨桐 樊红 王文丽 祝畅 陈倩 姚黎清 
云南省康复临床医学中心(zx019-04-02);基于生命健康的医、检、康、养服务推广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2018ZF016)。
康复产业从一个边缘学科进入到国家大力支持的重要领域。康复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为社会所重视,如何提高康复从业人员的培养质量,也是康复教育着重考虑的问题。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离不开高质量的科研实验,而大部分院校对于康复治疗...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 硕士研究生 科研 培养模式 
哺乳期使用氟西汀对子代大鼠行为学及5-羟色胺转运体和色氨酸羟化酶影响研究被引量: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年第11期641-646,共6页成熟 陈茉弦 蒋玲 雷蕾 周娅 陈倩 敖丽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260296);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研究生创新基金(编号:2015S90)
目的观察哺乳期使用氟西汀对子代大鼠行为学及5一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和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蛋白的影响。方法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只。待分娩后5—21d予以实验组母鼠腹腔...
关键词:哺乳期 氟西汀 行为学 5-羟色胺转运体 色氨酸羟化酶 
哺乳期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的安全性被引量:3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成熟 胡小刚 赖婷婷 陈倩 周娅 雷蕾 陈茉弦 敖丽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296);2014年度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2014NS103)
抑郁症是哺乳期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关于哺乳期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的安全性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本文就哺乳期常用的SSRI类抗抑郁药安全性研究作一综述,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母乳喂养 血清素摄取抑制药 抗抑郁药 安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