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骏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保险法告知义务意外伤害保险公共政策契约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商法年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私法研究》《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我国交强险的路径重构被引量:1
《私法研究》2019年第1期34-55,共22页王家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机动车三责险改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AFX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交强险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规则的冲突二、脱钩模式与精神损害赔偿私法逻辑的矛盾三、自由选择规则下实际赔付效果的不确定性与负面影响四、固定限额模式下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不合理性五、可行路径选择:最低限额模式下...
关键词:致害人 精神损害赔偿 过错程度 适用规则 过失相抵规则 物质损害赔偿 交强险 可行路径 
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全有全无模式”之批判与制度改革选择被引量:1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140-149,共10页王家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FX019)"我国机动车三责险改革问题研究"
从法史学和保险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保险法违反告知义务制度效果上所采取的"全有全无模式"属于早期保险经营技术与保险法理论落后的产物,该模式忽视了危险评估与保险费间渐进式的计算方式,使投保方承担了不合理的不利后果,为保险...
关键词:告知义务 全有全无模式 对价平衡原则 对应调整模式 
欺诈性告知中保险人解除权与撤销权适用关系问题研究——基于典型司法判例的分析被引量:2
《上海保险》2017年第3期39-47,共9页王家骏 
对于投保人欺诈性告知的问题,我国《保险法》中并未明确第16条对解除权作出限制的不可抗辩条款与《合同法》第54条第2款关于欺诈行为之撤销权的适用关系,法院在判决和解释上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
关键词:欺诈性 撤销权 解除权 司法判例 关系问题 保险人 不可抗辩条款 《合同法》 
意外伤害保险的契约型塑与内容控制被引量:6
《法学》2016年第11期100-113,共14页韩长印 王家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机动车三责险改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AFX01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保险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对意外伤害保险的内涵、保险金的给付要件等作出任何规定,各保险公司制定的保险合同格式条款实际上构成了我国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全部依托。目前,意外伤害保单普遍采用的"以外来的、突...
关键词:意外伤害保险意外原因 意外结果公共政策 内容控制 
消法是否应纳入民法典?——基于保险法上的考察
《中国商法年刊》2015年第1期146-151,共6页王家骏 
<正>一、问题的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编纂民法典,重新引起了对民法典编纂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是否应当纳入民法典当中?对此已有相当多学者提...
关键词:消法 民法学者 法典编纂 消费者保护 编纂过程 格式合同 保险合同 责任保险 海上保险 交易对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