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刘半农小说文学创作意象《干旱的九月》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丛刊》《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龙岩学院学报》《青年文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满族作家丁耶对民族文学传统的承续
《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94-99,共6页范庆超 张承志 
中华文学史乃由多民族作家协力推动。作为现当代满族作家,丁耶以其积极的人民与民族书写,响应、配合并推进了包括"新中国诗歌""伤痕文学"在内的文学潮流。丁耶的诗文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也闪烁着平民关怀、自然天成、"满式幽默"...
关键词:满族作家 丁耶 民族文学传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被引量:2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78-81,共4页张承志 刘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刘半农生平与创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杂文与小说风格的探究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表明,作为新文学运动的骁将,刘半农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出文学批评的视野,反而历久弥新,使其研究...
关键词:刘半农 文学创作 综述 
论刘半农翻译小说的特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53-,共1页张承志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一位与时俱进的战斗者,他的翻译小说具有独特的特色。一是在思想方面: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二是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三是借鉴了翻译小说的描写手法。其翻译小说对当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针砭时政、启迪...
关键词:刘半农 传统与现代 叙事手法 借鉴 
论刘半农小说幽默讽刺艺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43-,共1页张承志 
刘半农的小说深受国内外小说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将喜剧与悲剧、幽默与讽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一是语言叙述简短精悍、朴实幽默;二对丑恶人性的犀利讽刺;三是神话故事的荒诞离奇与夸张。本文将...
关键词:刘半农 幽默 讽刺 荒诞 
基于象征主义视角看《干旱的九月》的意象被引量: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150-152,共3页张承志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大篇幅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借助"九月的符号"、"尘土和月光"以及"米妮小姐的纱裙"等意象全面烘托悲剧色彩,其作品的影响力极其深远。本文基于象征主义分析小说《干旱的九月》的意象,主要从"九月的符号"、...
关键词:《干旱的九月》 意象 象征主义 
关于沈从文作品中人文精神和生命本真性的探讨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Z期34-34,36,共2页张承志 
沈从文作品充满了人文精神,并蕴含着对生命本真的关怀。本文从沈从文作品的悲剧性与浪漫性两个角度阐述了其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并论述了其作品生命本真的关注及其内在逻辑。
关键词:沈从文 人文精神 生命本真 
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哲学思想
《长江丛刊》2015年第31期6-6,共1页张承志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是其一生中较有影响的评论,本文旨在论述王国维在评论《红楼梦》中的哲学思想,并且联系了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王国维的影响,从而得到王国维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智慧与启迪。每当人类有欲望的时候,痛苦也就伴随产...
关键词:欲望 人生 痛苦 欲望哲学 解脱哲学 
怨恨主题在中国近代文学与文论中的表现研究
《长江丛刊》2015年第13期6-7,共2页张承志 刘钊 
怨恨情愫在中国近代文学作品中是普遍存在的,在近代文学理论中也是一直被强调的。近代中华民族的怨恨存在是有价值的存在,它不仅是群体的,也是个体的,近代中华民族的怨恨其实也是爱民族、爱国家、(爱自己的一种表达,靠着这种怨恨的动力...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论 怨恨体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