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颖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活化建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基于GIS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古建园林技术》《美术教育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八桂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浅析音乐中的同构联觉
《戏剧之家》2023年第28期64-66,共3页彭颖 
同构联觉是指一种刺激引起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感官反应的心理现象,可通过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将音乐与人的感官产生关联。作曲家通过不同的音乐形态、音乐要素来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知。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因为它是人们与生俱来所拥有...
关键词:同构联觉 音乐欣赏 音乐分析 情感体验 
农业文化遗产思维下的广西龙胜传统村落梯田景观保护与活化研究被引量:1
《古建园林技术》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彭颖 钟雯婧 梁盈章 
广西地方志人才梯队建设项目“旧志中的广西古城池建筑研究”(2020-1-5)。
广西龙胜梯田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为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且梯田的地形地貌特征已融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农业生产生活高度的融合。广西龙胜梯田除龙脊核心区域外的其他村落,因地处相对偏僻、梯田面积相对较小...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龙胜梯田景观 保护与活化 
近代广西侨乡建筑活化策略研究被引量:2
《八桂侨刊》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彭颖 欧阳普志 
2020—2021年广西地方志人才梯队建设项目(编号202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近代广西侨乡建筑的形成具有自身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成因,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变迁、经济结构变化、中外文化碰撞等方面,由此形成外廊式建筑和演进式乡土民居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承载着广西侨乡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广西侨乡建筑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近代侨乡建筑 文化价值 建筑保护与活化 
基于GIS的广西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3
《大众科技》2021年第1期135-137,共3页彭颖 白晓创 陈专 
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19185006);广西艺术学院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2018XJJG14)。
文章运用ArcGIS空间信息分析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级别结构较为分散,空间聚集性较弱。此外,广西的地理形...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 不可移动文物 空间分布 
广西文物建筑基础数据采集数字化技术研究策略被引量:1
《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年第1期46-48,51,共4页彭颖 杨清平 
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不可移动文物基础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桂科AB19185006);广西艺术学院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XJJG14)。
文章通过分析文物建筑数字化技术应用现状,针对广西文物建筑基础数据采集技术面临的问题,探讨实现广西文物建筑基础数据数字化采集关键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广西文物建筑 基础数据采集 数字化技术 
转身,便是生活——市井文化影响下的岭南园林
《风景名胜》2019年第5期4-4,6,共2页欧阳普志 彭颖 
园林的营建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带有地域性、民族性。在多重历史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岭南园林的营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地市井文化的取向——强烈的生活气息、世俗色彩以及务实的价值取向。本文以岭南地区传统园林为例,探讨岭南...
关键词:岭南园林 市井文化 生活气息 
地域视角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建筑史论课程改革探讨被引量:2
《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15期124-125,共2页彭颖 
2014广西艺术学院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4JGY22)
文章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建筑史论课程的现状,结合当前建筑学科本体的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基于地域视角的设计思维培养,探讨"一平台,多补丁"的建筑史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建筑史论课程 地域视角 改革 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