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谊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窑青瓷初考瓷器装饰图像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化学工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中国陶瓷》《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文艺生活(中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哥窑”概念与“哥窑”类型考
《中国陶瓷》2017年第8期83-86,共4页杨君谊 
"哥窑"概念自元代产生以来,不同时期概念有所改变,而哥窑所对应的产品类型也有所不同。以传世哥窑类型与出土哥窑类型为基本资料,结合哥窑文献,对哥窑的概念所指演变、生产年代以及类型特征进行归纳,对"哥窑"概念与不同阶段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哥窑 哥哥洞窑 产品类型 
明初淄博窑生产衰落原因探析被引量:1
《装饰》2017年第8期90-91,共2页杨君谊 
金、元时期,淄博窑是以磁村窑为生产中心,与周边窑口形成的制瓷系统。在生产工艺、产品器类、制瓷技术具有相互借鉴与模仿的共性特征,从而形成以工艺技术与产品类型相同的瓷业生产集聚。对于淄博窑衰落的具体时代及原因,本文不同于以往...
关键词:淄博窑 磁村窑 装饰手段 产品类型 
“传瓶”初考
《南方文物》2017年第1期281-283,共3页杨君谊 
“传瓶”类型与造型来源 记载传瓶的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唐代释道宣《绩高僧傅》:“遂耩涅槃傅瓶不失于兹”。由此,传瓶也为唐代佛教所使用的宗教器具。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传瓶,器腹有文字:“□保□□、□□全上着、□待龙一龙三、...
关键词:初考 故宫博物院 唐代 
淄博窑系起源与形成原因考被引量:2
《装饰》2016年第12期104-106,共3页杨君谊 
淄博窑系作为北方青瓷起源的重要窑系,其形成因素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本文以淄博窑系出土器物与其他窑系产品相比较,对淄博窑系的外来技术与本土技术进行区分,归纳淄博窑系窑口分布与构成因素的形成与变迁。
关键词:淄博窑系 淄博窑 北方青瓷 
五代时期南方白瓷起源考辨被引量:2
《中国陶瓷》2016年第8期122-124,共3页杨君谊 
通过南方白瓷产生的工艺基础,发展源流。结合五代时期社会变迁,以及南方生活习俗、审美方式的渐变,探析白瓷于南方地区起源因素。分析南方白瓷自成体系的社会原因以及对后世制瓷业影响。
关键词:南青北白 南北地域 青瓷 白瓷 
柴窑研究释考
《中国陶瓷》2016年第3期113-115,共3页杨君谊 
柴窑由于既无传世实物,也没有发现具体的窑址,关于器物特征以及定名、属性一直是考古界难以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有关柴窑的记载,从文献描述、考古资料等方面对柴窑进行论证,并提出解决柴窑问题的几点思路,以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柴...
关键词:古代文献 陶瓷考古 柴窑性质 
景德镇瓷器装饰飞鱼纹图像学研究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1期188-192,共5页杨君谊 
通过对明代景德镇飞鱼纹瓷器装饰的图像寓意阐释,依据实物资料与明代文献资料,探究飞鱼纹于明代瓷器装饰中的功能变迁与美学演变因素,研究飞鱼纹造型渐变序列与图案装饰的意义。归纳飞鱼纹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图案内涵,以其图案与装饰地...
关键词:飞鱼纹 御窑 民窑 图案装饰 
明“空白期”御器厂不署纪年款原因探析被引量:1
《装饰》2015年第12期88-89,共2页杨君谊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因纪年款瓷器存世较少,被称为明代制瓷史的"空白期"。三朝历时二十八年,正统时期为"空白期"制瓷业开端。本文以御器厂法令为主要文献依据,结合近年景德镇御器厂出土实物资料,对"空白期"御器厂产品形态、管理模...
关键词:景德镇 纪年款 空白期 御器厂 制瓷法令 
浅论文学艺术史上的几次变革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3年第10期95-96,共2页杨君谊 雷万鑫 
文学属于语言文字的艺术领域,文学承载着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出历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风尚,文学从其产生到其独立发展,又表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和阶段性特征。在回顾基础上,就文学发展史上的几次变革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关键词:文学艺术 审美 变革 
汝窑研究初考被引量:3
《中国陶瓷》2013年第6期74-76,共3页杨君谊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生产的天青釉瓷器如冰似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人品评汝窑,以薄如纸、明如镜、青如天、面如玉等华美辞藻夸赞于它,成为后世历代宫廷收藏的文物精品。由于汝窑实际烧造年限仅为二十多年,加上历代后世损坏...
关键词:汝窑 名窑 瓷器 北方瓷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