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志

作品数:19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货币铜钱明代宝钞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史林》《中国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历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铜钱流通体制的式微与重整被引量:8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38-254,共17页邱永志 张国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元明货币流通体制的转型”(2019T1205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的形成”(2018M640603);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元明变迁视野下的明代货币流通体制转型研究”(2018KY0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JJ19205)。
明中后叶形成的银钱并行格局一直延续至清代,但相同的货币格局下,两朝政府对钱法的管理能力却显现出很大的区别:明朝自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年)以后强力疏通钱法、屡开铸局挽救铜钱流通体制,然效果甚微,明晚期私钱泛滥、铜钱价值紊...
关键词:明清 铜钱 式微 重整 白银 
价值基准的深化与离散:再论明清以降的虚银两制度被引量:5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24-137,共14页邱永志 张国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元明货币流通体制的转型”(编号:2019T1205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的形成”(编号:2018M640603);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元明变迁视野下的明代货币流通体制转型研究”(编号:2018KY09);江西省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项目“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编号:2019RC02)。
虚银两制度是银两史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作为一种制度,虚银两有效运行的背后存在一套由各类金融机构、商人组织操持运行的制度构架。虚银两在晚清时期大量涌现,实际是白银价值基准日益深化发展的产物:从官方“纹银”标准到不同库平银两...
关键词:白银 虚银两 价值基准 深化 离散 
十六至十九世纪中日货币流通制度演进路径的分流被引量:14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93-115,206,207,共25页仲伟民 邱永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货币制度史的比较研究”(18ZDA089)阶段性成果。
16—19世纪中日两国货币流通制度的演进路径发生两次重要分流。第一次分流发生在16世纪中下叶以降,从货币发行管理权的视角看,中国是“主导权下移”,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货币称量银化,以及政府货币发行权动摇、弱化了对核心货币的管理干预...
关键词:中国 日本 货币 分流 
宋明时期东南亚海域国家的货币演变——以中国钱为中心被引量:2
《中国钱币》2020年第3期8-14,共7页邱永志 张国坤 
一引言众所周知,中国的货币制度很早就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宋代以降这种影响尤为深刻。中国钱的兴与废,始终影响着东南亚海域的货币演变。由于宋代铜钱的大量铸造和外流,东南亚海域诸多国家相继开始行用中国铜钱,小额铜...
关键词:宋钱 宋明时期 东南亚地区 货币制度 宋代以降 日常交易 铜钱 
祖宗成例:“洪武货币秩序”的形成被引量:4
《史林》2020年第2期63-77,220,共16页邱永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项目号:17ZDA1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元明变革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研究”(项目号:17CZS019)阶段性成果。
稳定有效的货币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财政的有效运转十分重要。然而,在明朝立国建制过程中,朱元璋的货币政策屡有变化,他逐渐抛弃了建立稳定货币制度的可能:从重视铸钱制度到逐步抛弃此制,直至最后废罢铸局、禁钱行用;从允许民间金银流...
关键词:洪武 宝钞 禁银 禁钱 货币秩序 
基准转移、结构嵌入与信用离散——近世货币变迁中的白银问题被引量:8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1期27-40,共14页邱永志 张国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元明货币流通体制的转型”(批准号:2019T1205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的形成”(批准号:2018M640603);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元明变迁视野下的明代货币流通体制转型研究”(2018KY0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铜钱体系的式微与重整”(批准号:JJ19205)阶段性成果之一
元明以降,白银逐步成为举国上下的基准货币,深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演进路径。围绕白银货币化至货币白银化的历史源起、动态过程、促动机理及影响评价等问题,学界存有广泛争议。本文认为在宋金元时期白银货币化向货币白银化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白银 基准 贡赋 替代 信用 
清代“东钱”问题再探被引量:8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6期70-85,共16页赵士第 邱永志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元明货币流通体制的转型”(批准号:2019T12056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转向‘白银时代’:明代货币白银化与银钱并行的形成”(批准号:2018M640603)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东钱作为一种极具特点的地域性货币,最早来源于明末“行钱之地”所用的旧小实钱,其行用范围包含直隶东部26县、奉天全境、吉林大部分地区、黑龙江、蒙古以及山西部分地区。东钱称谓在民间形成较早,而官方称为“小数钱”。经过不断发...
关键词:清代 东钱 地域货币 短陌 小数钱 
明末钱法、盐法及其财政货币体制问题——以董应举致仕事件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120-133,160,共15页李义琼 邱永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ZS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CZS019)
钱法、盐法事关王朝国家经济大权掌控和财政收入。天启五年,身兼钱法、盐法侍郎的董应举从盐课中取本铸钱,触动了晚明钱法、盐法两套体制,结果深陷政争,受弹劾而被迫致仕。此事件揭示了学界鲜有关注的明末财政货币体制在复杂政局中的互...
关键词:明末经济 财政货币体制 钱法 盐法 政争 户部 
清华论文与《“白银时代”的落地》
《博览群书》2019年第7期46-49,共4页邱永志 
《'白银时代'的落地》一书是我对于元明货币史研习数年的心得之作,直接源于我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程度的修订而成。不少人云,如果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皇冠',那么货币便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
关键词: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的落地》 价值基准 信用体制 中国古代货币 
明代隆万时期的货币扩张与地方反应被引量:4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42-153,共12页邱永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17ZDA175)
明代隆庆万历时期是国家货币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然而货币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国家上下,集中表现为白银存量不足与好钱不足。面对此种局面,明廷通过各种举措力图扩大货币供给量。此时又处于海外银流入数额不多、国内银矿屡兴乏力、...
关键词:隆万时期 货币扩张 白银 铸钱 地方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