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民

作品数:37被引量:22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埋藏陆架地球化学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山东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末次冰消期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有机碳埋藏演化记录
《沉积学报》2025年第2期513-526,共14页李娜 张钰莹 王楠 吴晓 叶君 刘喜停 胡利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41001,202241007);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TSQN20182117);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项目(2022KJ045);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GPT-2022OF-01)。
【目的】陆架—边缘海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其沉积物蕴含着气候、海平面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类活动等重要信息。探讨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背景下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有机碳埋藏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机碳埋藏 海平面 黄海暖流 末次冰消期 南黄海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对尾闾改道事件的沉积响应——以1855、1976、1996年三期改道为例
《海洋地质前沿》2025年第2期68-77,共10页孔淼淼 刘夙睿 王厚杰 毕乃双 胡利民 闫天浩 任晰熙 刘彦昊 吴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61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2411540024);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ZR2024JQ016);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TSQN20221105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22KJ045)。
三角洲尾闾河道摆动会引起入海口位置变迁,进而导致三角洲物源供应与动力过程发生快速调整,引起三角洲沉积演化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黄河三角洲因其巨量的入海泥沙供应和频繁的尾闾河道摆动成为研究河流改道影响下三角洲沉积演化的理想区...
关键词:河流改道 黄河水下三角洲 三角洲演化 沉积特征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活性铁命运及其环境响应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6期1483-1497,共15页孔凡兴 张哲远 徐方建 董江 李安春 谷玉 胡利民 陈天宇 刘喜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6060);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ZR2021YQ26)资助。
陆架沉积物活性铁在海洋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对陆架沉积环境演化的响应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东海内陆架EC2005岩心沉积物为例,探讨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对东海内陆架活性铁命运的影响。EC2005岩心沉积物...
关键词:活性铁 东海内陆架 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有机碳矿化 
中国东部近海沉积有机碳的分布、埋藏及碳汇效应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10期3113-3133,共21页石学法 吴斌 乔淑卿 姚政权 胡利民 白亚之 胡珊 盛洁 刘焱光 刘升发 王昆山 邹建军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4200);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项目(908~ZC~I~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联合基金海洋中心项目(U1606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享航次计划项目(42049902,42149902);泰山学者攀登计划项目(tspd20181216)资助。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性碳库.有机碳作为海洋固碳的主要形态,其沉积和埋藏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采自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5796个站的沉积有机碳含量及相关地球化学和沉积学参数,编制了系列图件,总结阐述了中国东...
关键词:沉积有机碳 埋藏通量 碳汇效应 碳循环 中国东部近海 
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全新世以来沉积有机碳埋藏特征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王培杰 胡利民 闫天浩 王厚杰 毕乃双 王楠 张洋 吴晓 
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TS20190913,TSQN202211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口关键过程及物质输运协同效应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42149301);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项目(2022KJ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半岛泥质区千年尺度有机碳埋藏特征的区域差异与机制分析”(202161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新世河口海岸”(202241007)。
北黄海西部泥质区沉积环境稳定、沉积记录连续,是重建过去周边流域变化与黄海海洋环境信息的良好载体。目前围绕北黄海西部泥质区沉积有机碳的研究工作多局限于通过表层沉积物揭示其现代分布特征,对于该泥质区长时间尺度沉积有机碳埋藏...
关键词:泥质区 全新世 沉积有机碳 北黄海 
水库调控下黄河口沉积有机碳的分布、来源与输运特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党瑶 刘夙睿 王厚杰 卢泰安 吴晓 毕乃双 胡利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变化与生态屏障效应”(42041005);“黄河口关键过程及物质输运协同效应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42149301);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ZR2018BD028,TSQN20221105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项目(2022KJ045);东营市市校合作重点项目“黄河三角洲海岸非均衡演化及应对策略”(SXHZ-2022-02-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新世河口海岸”(202241007)。
黄河是全球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陆源颗粒有机碳通量高。然而,近年来流域水库调控对黄河下游水文格局和颗粒有机碳输送产生了重要影响,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期成为黄河水沙和有机碳入海的关键时段。为揭示水库调控对河口水动力和有机...
关键词:调水调沙 颗粒有机碳 沉积物输运 黄河口 
铁对海洋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及其碳汇意义被引量: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9期1967-1981,共15页胡利民 季钰涵 赵彬 刘喜停 杜佳宗 梁彦韬 姚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20224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6074、42006041、42076034);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项目(编号:TSQN20182117)资助。
海洋沉积物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铁(Fe)作为海洋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元素,深刻影响海洋生态及碳循环.深入分析铁对海洋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对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铁结合有机碳含...
关键词:海洋沉积有机碳 活性铁矿物 铁结合态有机碳 选择性保存 碳汇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表层沉积生物硅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4期717-727,共11页杨功旭 姚政权 冯晗 胡利民 Anatolii Astakhov 邹建军 刘焱光 王昆山 Alexander Bosin Yuri Vasilenko 杨刚 石学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42130412)。
揭示北冰洋陆架区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对评估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87个表层沉积生物硅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东西伯利亚陆架表层沉积生物硅含量为0.42%~14.11%(平均值为3.12%),...
关键词:生物硅 海冰 初级生产力 东西伯利亚陆架 北极 
西北太平洋深海有机碳埋藏演化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4期728-740,共13页方皓 张钰莹 胡利民 杜佳宗 季钰涵 石学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20224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6074,91858203);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课题(TSQN20182117)。
西北太平洋发育差异显著的亚极涡和亚热涡海洋环流体系,具有不同的沉积源汇过程,可能影响海盆尺度有机碳的埋藏演化。本文通过系统整理亚极涡和亚热涡内深海沉积记录资料,建立了30 ka以来西北太平洋不同纬度深海有机碳(TOC)的埋藏演化记...
关键词:有机碳埋藏 生产力 水体环境 矿物保护 碳循环 西北太平洋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表层沉积物汞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1期49-60,共12页张振虎 姚政权 胡利民 Anatolii Astakhov 邹建军 刘焱光 王昆山 杨刚 陈志华 夏逸 李秋玲 冯晗 石学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42130412)。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冻土退化、海冰消融、河流径流增加及海洋动力发生变化,这些因素连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都影响北冰洋中汞的输入和运移。对取自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的87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汞含量测试与分析,发现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分...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汞含量 污染水平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