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传媒背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过信息渠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论坛(中旬刊)》《中国报业》《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教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1949—1966年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与成就探析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2期32-33,共2页李君 田一颖 
1949—1966年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艰苦创业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该阶段党确定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技事业不断进取,取得巨大成就,更为当今加快我国科技创新和...
关键词:科技工作 领导地位 成就 科技发展史 艰苦创业 黄金时期 工作机制 领导体制 
党对科技人才工作的领导经验与启示梳理——1949年至1966年期间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年第12期44-45,共2页李君 
1949~1966年是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艰苦创业期,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在该阶段,党确定了对科技人才工作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了科技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技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为当今加快...
关键词:1949~1966年 科技人才工作 成就 启示 
辛亥革命后近代武汉卫生事业的发展
《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11期13-14,共2页刘利民 李君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地方志中灾荒史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金号:201103
近代的中国国民常被列强蔑以"东亚病夫"的称谓,因此近代卫生事业的发展,除了延长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健康,还有强国的意义,时人中许多认识到卫生与强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民族凡号称不洁者皆不能建设强国……洁与不洁与其国之...
关键词:卫生事业 辛亥革命 近代 武汉 人的生命 考察对象 卫生环境 医疗事业 
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的历史演变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231-235,共5页李君 刘利民 田一颖 
中国地震局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90122)
抗震救灾方针政策体现了国家抗震救灾工作的根本思想。新中国抗震救灾方针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邢台地震后地震工作方针确立、改革开放后抗震救灾工作方针调整和20世纪以来地震工作方针不断完善。中国地震工作方针以"预...
关键词:新中国 抗震减灾 工作方针 救灾工作 邢台地震 “预防”为核心 
大众传媒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12期35-36,共2页李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纷繁复杂的信息渠道和丰富多彩的信息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模式。大众传播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导向性强的鲜明特征,并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渗透进校园,因此,对学生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大众传媒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时代 生活模式 信息渠道 大众传播 鲜明特征 
利用高校媒体培养当代大学生抗震减灾意识——基于2011年日本9级特大地震的思考
《中国报业》2011年第11X期33-34,共2页李君 田一颖 刘利民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新中国抗震救灾的历史发展与思想价值观念的演变"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0122
在地震灾害频发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具备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高校必须承担起对大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的责任。而高校媒体是宣传防震减灾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高校媒体培养当代大学生抗震减灾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媒体 抗震减灾意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理论视野》2011年第10期66-67,共2页李君 刘仓 
新中国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学艺术创作、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 基本经验 
科学评价领袖人物功过的时代意义——以斯大林和毛泽东为例被引量:1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年第4期174-175,共2页李君 刘仓 
如何评价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是涉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苏共领导人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中共领导人科学评价斯大林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产生了不同的历史结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如何评价党的领袖人物,...
关键词:领袖人物 历史经验 时代意义 斯大林 毛泽东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探讨——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科教导刊》2010年第1期67-68,共2页郭继华 陈奇军 李君 
本文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及安全等方面,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据此提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信息素养 调查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