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学

作品数:9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镁合金再结晶AZ31B镁合金再结晶组织AZ31B镁合金薄板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塑性工程学报》《热加工工艺》《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AZ31B镁合金热拉伸流变应力研究被引量:3
《塑性工程学报》2009年第1期167-172,共6页张青来 肖富贵 郭海玲 胡永学 高霖 王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4037);江苏大学项目(05JDG009)
针对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AZ31B镁合金薄板,利用热拉伸试验机和金相显微镜对其在不同温度和变形速率下的流变应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热拉伸时镁合金的流变应力有显著影响,峰值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降低和变形...
关键词:镁合金 流变应力 热拉伸变形 微观组织 
热拉伸变形对AZ31B镁合金薄板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塑性工程学报》2008年第4期167-170,共4页张青来 王粒粒 胡永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4037);江苏大学项目(05JDG009)
利用单向热拉伸实验和金相显微镜研究了AZ31B镁合金薄板热变形过程及其动态再结晶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160℃、应变速率为1×10-3s-1时,拉伸变形后得到的显微组织是混合组织。260℃~280℃时形成均匀分布的细小等轴晶粒,...
关键词:镁合金 再结晶 热拉伸 微观组织 
AZ31B镁合金拉伸应力-应变和再结晶组织被引量:14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第4期678-681,共4页张青来 胡永学 王粒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4037);江苏大学项目(05JDG09)
通过单向热拉伸试验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AZ31B薄板热变形过程及变形前后的再结晶组织。结果表明:160~400℃的热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3个特征温度区间,且明显区别于室温的应力-应变曲线。薄板制备方式和退火制度对应力峰值有...
关键词:镁合金 再结晶 热拉伸 微观组织 
变形参数对AZ31B镁合金薄板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第11期36-39,共4页张青来 郭海玲 王粒粒 胡永学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331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4037);江苏大学资助项目(05JDG009)
采用热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AZ31B镁合金薄板热变形过程中静态再结晶和动态再结晶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镁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变形前的静态再结晶和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当变形温度为240~300℃,变形前保温...
关键词:镁合金 再结晶 热拉伸 
表面状态对AZ31B镁合金薄带超声波焊接性的影响被引量:4
《焊接学报》2007年第7期9-12,共4页张青来 王粒粒 胡永学 
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2003AA331120);江苏大学基金资助项目(05JDG009)
研究和讨论了焊接材料厚度、表面状态、中间层材料等因素对AZ31B镁合金超声焊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焊接的镁金属薄带(不大于0.3mm)被强制分离将导致与焊点交界处的未被焊接的材料撕裂开,界面接合强度可达到3-10MPa;表面状态...
关键词:镁合金 薄带 超声波焊接 参数 
时效处理对金属铍剩余电阻比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第7期1124-1128,共5页张青来 A.B.Bondarev V.A.Andreev 王粒粒 胡永学 
江苏大学资助项目(05JDG009)
运用电位方法测量纯金属铍剩余电阻比,研究了时效处理制度对金属铍的剩余电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铍的剩余电阻比不仅与时效温度和金属内杂质的浓度有关,而且受时效时间的影响;剩余电阻比值随金属铍样品纯度的增加而增加,纯金属铍(...
关键词: 剩余电阻比 时效处理 
挤压后交叉轧制的镁合金薄板组织研究被引量:10
《热加工工艺》2007年第9期1-5,共5页张青来 胡永学 王粒粒 孙毓蔚 周娅莉 
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2003AA331120);江苏大学资助项目(05JDG009)
研究了退火制度对挤压后交叉轧制的镁合金薄板组织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交叉热轧组织是由混晶组织还是由含有板条状组织组成,主要取决于挤压板的组织;在温度大于350℃,保温时间大于60min的退火制度下少数的粗大等轴晶作为异常长大...
关键词:镁合金 挤压 轧制 温拉深 退火 
球墨铸铁的塑性变形及奥贝组织研究被引量:3
《金属热处理》2006年第12期25-28,共4页张青来 王粒粒 胡永学 戴起勋 
江苏大学项目(1721220021)
利用Gleeble-1500热力学模拟机、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球墨铸铁变形前后以及等温淬火处理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铁热塑性变形最佳温度在750—800℃区间,此时流变应力接近950℃时的流变应力;变形后球铁为三层组织结构“...
关键词:球墨铸铁 塑性变形 贝氏体 马氏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