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摩崖石刻文化认同黎族世界文学天涯海角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庆师范学院学报》《电影文学》《江苏外语教学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涯海角”摩崖石刻的文化符号学解读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25-127,共3页刘琼 吴超华 
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古代摩崖石刻文化研究"(HJSK2013-41)阶段性成果
"天涯海角"摩崖石刻不仅是对当地自然景观的题刻,也是历代文人贬谪漂泊心理的艺术投射。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天涯海角"摩崖石刻艺术,从文字符号特征、艺术风格符号特征、文化与叙事符号特征等角度解读其形成过程、文字内涵、艺术特点、...
关键词:天涯海角 摩崖石刻 符号学 
南国的文字风景——论“天涯海角”摩崖石刻的文化内涵
《琼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4-108,共5页刘琼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Hjsk2013-41)
古崖州(今三亚)"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阔天空"等题记摩崖石刻,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海天景色的诗意表达,还寄托了中国文人面对个人漂泊命运、贬谪经历所发出的时代呼声。将"天涯海角"摩崖石刻置于中国文化广博、深厚的文化语境中去...
关键词:天涯海角 摩崖石刻 文化内涵 
语言·地名·纹面·祖灵崇拜——论海南黎族文化的影像传播研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12期58-59,共2页刘琼 文珍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规划立项资助课题<黎语地名的文化内涵研究>(HNSK10-83)阶段性成果
作为民族影像志的一部分,海南黎族电影《白沙恨》《青槟榔之味》《黎歌》等少数民族影片不仅表现了特有的黎语语态、地名命名、生活形态、民族习俗,还将黎族少数民族富于斗争精神的民族历史借由影像媒介传播开来。电影媒介中的黎族文化...
关键词:黎族 纹面 地名 影像传播 
中西石刻艺术精神之比较研究——以中国古代摩崖石刻与古希腊石刻艺术为例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8期88-89,共2页刘琼 吴超华 
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古代摩崖石刻文化研究>(Hjsk2013-41)阶段性成果
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审视中西古代石刻艺术的发展,以此论述对中西艺术精神与审美理想的比较思考。一方面,古希腊石刻艺术彰显了以人文本的艺术理想,传达了古代希腊人"静穆的伟大与高贵的单纯"的追求。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则更多的...
关键词:艺术精神 摩崖石刻 古希腊石刻 
论《红色娘子军》改编中“失语”的民族叙事
《电影文学》2013年第17期73-74,共2页刘琼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规划课题"民族历史的影像表达--海南民族题材电影研究"(项目编号:QMZJD2012-25);琼州学院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视觉时代的文学图景--高校影视文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QYQN201207)部分成果
《红色娘子军》作为20世纪60年代红色经典中的重要作品,影片借由女主人公的个人叙事,将海南历史、民族、文化融进国家统一的宏大叙事中。在从剧本向影像转换的过程中,影片在阶级/性别/种族等一系列叙事情境中隐含一种民族叙事。影片通...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 谢晋 改编 叙事 
海南万里真吾乡——论纪录片《望海南》的历史叙事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50-53,共4页刘琼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规划课题"民族历史的影像表达--海南民族题材电影研究";编号:QMZJD2012-25;琼州学院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视觉时代的文学图景--高校影视文学教学研究";编号:QYQN201207
纪录片《望海南》以南方之南、孤悬海外、南天一柱、气冲斗牛、海纳百川、拥抱深蓝等六个部分开拓了对海南历史人文传统的介绍,以个人叙事来交织历史叙事、以悬念来结构历史叙事、以情境再现来展示历史叙事、以画面与镜头语言来铺垫历...
关键词:望海南 纪录片 历史叙事 
石黑一雄又一力作被搬上银幕——从电影《别让我走》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2013年第4期33-34,共2页刘琼 
2010年9月,根据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2005)改编的同名影片在美国上映。该片由拍摄MTV起家的导演马克·罗曼尼克执导,演员阵容汇集有好莱坞当红青春明星,如以《成长教育》闻名的凯瑞·穆丽根、以《加勒比海盗》闻名好莱坞的凯...
关键词:石黑一雄 文学作品 影视化 《加勒比海盗》 电影 银幕 力作 2010年 
论《青槟榔之味》的原生态叙事与文化认同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3年第13期91-92,共2页刘琼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规划课题"民族历史的影像表达--海南民族题材电影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MZJD2012-25)
《青槟榔之味》是青年导演韩万峰创作拍摄的第一部黎族题材电影,影片以黎语对白、非职业的黎族群众表演、黎族村寨的民俗风情来展现海南黎族原生态的民族生活形态与民族文化图景。本文通过对影片中青槟榔之味、青槟榔之色、青槟榔之思...
关键词:黎族 原生态 文化认同 
论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认同被引量:1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7-121,共5页刘琼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规划课题"民族历史的影像表达--海南民族题材电影研究"(QMZJD2012-25)
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许多以海南为题材或故事背景的电影,在影像中为海南建构了独特的文化空间,不仅丰富了海南各族人民对自身历史与文化的价值追寻,而且通过影片中民族文化的展示,最终产生对自身民族历史与文化身份的认同。
关键词:海南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文化认同 
影像时代的文学教学——论名著改编影片在世界文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琼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09-113,共5页刘琼 孙少佩 
琼州学院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视觉时代的文学图景--高校影视文学教学研究"(QYQN201207);本文为阶段性成果
21世纪被称作影像时代的来临,名著改编影片成为现代人接触经典最便捷的方式。但名著影片在由文本向影像改编的过程中,存在移植、注释、近似这三重方式,对文本的阐释也存在忠实原著的图解作用、补充文本的作用及对文本的创造性叛逆三重...
关键词:名著改编 世界文学 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