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作品数:313被引量:49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谢婉若陈旭光邹华芬胡谱忠张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歌之民的影像书写:论广西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刘三姐形象
《文化学刊》2025年第2期122-125,共4页郭颖 杨东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审美人类学视域下的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项目编号:2021KY1767)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歌充当少数民族社会交流的媒介、民族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载体的特殊地位。刘三姐形象是少数民族民歌文化的具象化,民歌叙事与之伴生。1961年出品的电影《刘三姐》唤起了大众对广西民歌文化的热情,是民歌...
关键词:刘三姐 少数民族电影 民歌 广西 
万玛才旦电影创作路径探析
《今传媒》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陈稷 
近年来,藏语电影的生产为藏族题材电影发展增添了活力。万玛才旦作为藏语电影生产队伍中的主力,他的作品缝合着独特的藏族历史文化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缝隙,显示出一种与传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相呼应的新型主流化倾向,彰显出中华民...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藏语电影 万玛才旦 文化认同 
文化记忆的多维图景呈现: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创作特征研究
《传媒论坛》2024年第24期73-75,共3页杨钰琪 吴铁 
西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语境下高校艺术专业影像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GJ06)阶段研究成果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不同阶段承载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价值担当,深具中国民族特色和美学精神。《海的尽头是草原》将少数民族题材与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目标融合,贴合当下社会议题,彰显出民族精神与多元融合的当代价值。从电影叙事结构、角...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民族形象 文化记忆 叙事结构 创作特征 
历史互动与族界融合: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族际交往与共同体叙事研究——基于“新时期”电影的实证(1979—1999)
《民族学论丛》2024年第4期129-136,共8页郑文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ZD2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得益于族际交往关系的普遍化,因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有机统一的关系。各民族同胞通过更为广泛的交往实践活动,不仅使各民族间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族际交往 共同体叙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 族界融合 
新时代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01-108,共8页齐雪晴 周治勇 
2024年度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下贵州民族文化传播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24RW170。
新时代,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叙事的有机融合中,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凸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通过国家意志的建构实现“中国性”的书写,并...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风景的诞生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电影新作》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林琳 孙新婷 
“十七年”期间我国共拍摄48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涉及18个少数民族,表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斗争、生产建设与文化特质等内容。这些影片通过奇观化的景观塑造,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诠释了民族关系和新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其中“风景...
关键词:“十七年”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风景 民族性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意象的体系构建与多元表达
《内蒙古艺术》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韩雪薇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为电影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内涵,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在电影的创作中,少数民族意象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凝聚了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通过影像的生动展现,深刻反映了各民...
关键词:少数民族 电影 意象 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黑骏马》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分析
《戏剧之家》2024年第20期155-159,共5页付天姿 王磊 
伊犁师范大学提升学科综合实力专项重点项目“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新疆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新疆故事”,项目编号:22XKSZ17。
电影符号是电影表意的基本单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黑骏马》中的符号表意随处可见,本文运用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解读电影中角色符号的构建,深入理解城市外来者——白音宝力格、草原之母——额吉、坚守继承者——索米娅以及...
关键词:《黑骏马》 符号学 建构 叙事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新趋势研究
《电影文学》2024年第13期129-133,共5页张金华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构·深描·交融——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创作转向研究”(项目编号:2022SYB08)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一次较大的创作转向,具体表现在:在描述少数民族创伤体验这个宏观问题的同时,更聚焦于少数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家庭发展问题,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个体的情感困惑与内心挣扎现象,彰显出重构之后的美学新变。...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创作 转向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融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新丝路》2024年第19期0241-0243,共3页吴瑶 
在日益影像化的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立体化艺术呈现形式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价值导向高度契合,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情感价值认同、激发自我培育意识的重要资源。为提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