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

作品数:8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深厚表土误差分析教学土力学校正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建筑教育》《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岩土工程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深厚表土地压误差对冻结壁厚度设计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606-611,共6页徐志伟 邵鹏 商翔宇 朱文心 韩中阳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040;BK201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9136)
为改进冻结壁厚度的设计方法,通过假设经验地压取值存在一定的误差限,对冻结壁厚度的经典弹性、弹塑性和流变理论设计进行了相应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冻结壁设计理论不断发展,但若地压取值存在误差,经典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和流变模...
关键词:深厚表土 冻结壁厚度 理论设计 误差分析 
深厚表土冻结壁厚度与深度关系的统计再分析被引量: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786-790,共5页徐志伟 周国庆 魏洲 刘志强 赵晓东 田秋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404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040)
为改进冻结壁厚度的设计方法,基于室内深厚表土静止土压力的实验成果和400 m深以内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深厚表土冻结壁厚度与静止土压力的相应关系,提出一种新的冻结壁厚度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已有成功的冻结壁厚度统计经验设计在4...
关键词:深土 冻结壁厚度 统计 设计 
深土地压及对冻结壁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
《岩土工程技术》2008年第6期281-285,共5页赵晓东 周国庆 徐志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厚表土层中人工冻结法凿井基础研究(5053404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深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技术(2006BAB16B01)";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深厚表土高压静止土压力系数试验研究(CX08B_103Z)"
在对深厚表土中地压计算公式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冻结凿井的施工力学行为过程探讨了深厚表土中地压特点;通过深部重塑土的高压K0固结水平加(卸)荷试验,获得了挤压(松弛)应力Ps与水平挤压(松弛)位移δ之间的关系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忽略挤压...
关键词:深厚表土 地压 冻结壁厚度 误差 
土力学课程中试验结果与成果辨析被引量:6
《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1期112-113,144,共3页徐志伟 刘志强 
土力学试验看似简单,却含有完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成果。在教学中如果不充分归纳总结,则可能仅是简单的操作与试验数据整理。结合实例就试验结果与成果的差别及其区分的意义进行分析,希望对土力学教与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土力学 试验 教学 
直剪试验的面积校正方法及误差分析被引量:23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658-662,共5页徐志伟 周国庆 刘志强 周金生 田秋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404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040)
为定量估计不同尺寸试样直剪仪因试样面积减小对剪应力和强度指标的影响,对传统直剪仪和国内近年研发的几种大型直剪仪进行了剪应力面积校正和误差分析.用解析公式研究了不同尺寸试样不考虑面积减小的剪应力近似计算产生的误差随水平位...
关键词:直剪试验 应力 校正 方法 
本科生土力学教学中的“深度”
《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第A01期34-35,共2页徐志伟 
国内本科生土力学教学中少有讲解代表现代土力学特征的本构模型理论的,本构模型理论似乎难以为本科生了解和掌握。文章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可以在经典土力学教学中深入浅出地提炼出本构模型理论框架,适当增加本科生土力学教学的“深度”。
关键词:本科 土力学 本构模型 教学 
深厚表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3
《岩土工程技术》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徐志伟 周国庆 赵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534040)
深部土静止土压力的计算与预测是煤矿深井建设设计与施工中的理论与技术难题之一。深部原状土重塑后的高压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表明,深厚表土静止土压力系数与浅表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有较大差异,深井建设设计与施工技术中应...
关键词:深厚表土 静止土压力系数 实验研究 
Tau—p变换技术及其在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82-89,共8页徐志伟 戚敬华 
在τ—p变换中,由于连续公式的离散化和空间有限性,使得消除假频和“端点效应”越显其重要性。对消除τ—p变换中产生的假频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本文提出选择性叠加方法,使τ—p变换技术更为有效。
关键词:勘探 煤田 地震 资料处理 变换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