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松

作品数:31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媒环境治理角色治理网络新闻价值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中国报业》《高教论坛》《新闻爱好者(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营造绿色语境:环境治理默契养成中的媒介策略研究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43-148,共6页姚劲松 陈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及其舆论监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XW03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发展新闻学视角下共同环境治理行动中的传媒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YBA310)的阶段性成果
默契是一种内在的、高层面的"一致意向",所以基于默契的共同治理行动是环境治理的理想形态。营造绿色语境是传媒促进环境治理默契养成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我国公众的媒介接触偏好,娱乐教育是传媒营造绿色语境的一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默契 环境治理 语境 娱乐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传媒类专业校媒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被引量:4
《高教论坛》2017年第5期20-23,共4页姚劲松 夏先忠 石光辉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传媒类专业校媒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5]291号);怀化学院201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怀化学院-怀化市广播电视台文学实践教育基地"(教高司函[2013]48号)
校媒协同育人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生产性项目,支持、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工作情境是校媒协同体实现情境化育人的关键。同时,还需激活双方优势资源,用系统思维整体设计、协同构...
关键词:协同育人 情境 校媒协同体 专业能力 
中国环境治理网络机制构建中的传媒策略选择被引量:3
《新闻界》2017年第4期75-80,共6页姚劲松 吴定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及其舆论监督机制研究"(14BXW03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发展新闻学视角下共同环境治理行动中的传媒策略研究"(15YBA31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新闻传媒与环境治理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发展新闻学的视角"(15B187)
当下的中国,构建一个整合环境福祉相关者的环境治理网络日渐迫切。基于"策略—关系"的分析路径,传媒应从治理网络不同于科层、市场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出发,在环境治理信息的共享与流通、治理主体的对话与协商、治理网络的监督与约束...
关键词:传媒 环境治理 治理网络 
从离散呈现到促进协商:环境治理共识达成中的传媒策略被引量: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69-173,共5页姚劲松 吴定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及其舆论监督机制研究"(14BXW03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新闻学视角下共同环境治理行动中的传媒策略研究"(15YBA31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新闻传媒与环境治理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发展新闻学的视角"(15B187)阶段性成果
共识是共同环境治理行动的正当前提。我国传媒与环境领域的"共识焦虑"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不断瓦解着环境治理共识形成的基础。基于共识达成的思路与原则,传媒可借由搭建对话协商平台和采取能动的话语策略,成为环境治理共识达成程序的...
关键词:环境治理 传媒策略 传播学 
再现的网民:多元的形象与单一的角色——基于《朝闻天下》《新闻1+1》中的网民形象考察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132-139,共8页姚劲松 张笑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积极老龄化视野下城市老年人移动数字媒体采纳;使用及支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YJCZH207)的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叙事研究中的"类别—内容视角"模式,对2009-201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和《新闻1+1》中再现的网民形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样本分析发现,再现的网民形象在表面多元的背后,却是一幅失衡、落寞、空洞、寡言和被剪裁的...
关键词:网民形象 新闻常规 新闻频道 
传媒在环境治理网络获取舆论资源中的价值与策略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177-181,共5页姚劲松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YBA310);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5B187)
舆论资源是环境治理网络有效运行的特殊软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治理网络运行的环境和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传媒应更多地将公众设置为报道的叙事主体,更多地承载关乎公共利益的公众话语,努力将公众话语整合、提升为蕴含沟通权力和约...
关键词:舆论资源 环境治理 治理网络 传媒 
新媒介:嵌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平台——以“QQ说说”的使用为例被引量:5
《新闻界》2015年第15期45-50,共6页汪黎黎 姚劲松 
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辅导员专项课题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FDY11013);怀化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HHUQ2009-37)
通过对大学生的2683条"说说"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发现,新媒介已嵌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的各个领域,大学生对新媒介的使用呈现出"随时随地"、"物尽其用"、"为我所用"的图景。在新媒介的使用中,大学生也充满了"个体自理性",即...
关键词:新媒介 自我管理 QQ说说 
环境公民身份建构中的传媒策略选择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9期148-153,共6页姚劲松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新闻传媒培育‘两型’公民的路径与机制研究"(2012ZK3120);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5B187);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2012BZZ62)的阶段性成果
环境公民是环境治理网络的逻辑起点,塑造环境公民身份是现阶段主动构筑环境治理网络的能动策略,也是推动环境治理模式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新闻传媒可通过能动的策略选择,结构和提供与环境公民身份相匹配的"参考框架"和"身份话语",并在推...
关键词: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网络 环境公民身份 传媒 
传媒与公民身份建构略论被引量:6
《江淮论坛》2013年第6期41-44,60,共5页姚劲松 
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ZK3120);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12BZZ62)
塑造现代社会自觉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又是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新闻传媒作为象征性社会情境的主要构筑者,为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基本框架,可在培育公民权利意识、建构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中发挥积极效用。
关键词:新闻传媒 公民身份 公民权利 公民参与 传播框架 
新闻传媒在美国公民社会建构中的角色考察被引量:1
《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期87-94,共8页姚劲松 
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新闻传媒作为公共领域与意见论坛的提供者、公民权与公民资格的争取者、公民结社与公共事务的推动者,在美国公民社会框架的基本要素得以满足的过程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关键词:美国 公民社会 新闻传媒 角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