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虹

作品数:12被引量:13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半干旱区春小麦根系发育有限灌溉PH值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物氮素营养状况的高光谱遥感估测技术探析被引量:5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彭月 魏虹 朱韦 高喜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03033483)
氮素是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快速、无损伤地对作物氮素营养状况进行监测成为可能.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作物氮素营养状况估测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 作物 氮素 
校园绿地生态质量状况研究及优化对策——以西南师范大学主校区为例被引量:15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560-564,共5页高喜明 魏虹 何兴兵 何跃军 
西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分维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连接度和廊道密度7项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对西南师范大学校园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区分布大量小型斑块,绿地生态功...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空间格局 校园绿地 西南师范大学 
重庆缙云山降水化学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8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4期725-729,共5页魏虹 王建力 李旭光 
西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 1999年126个降水雨样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特征和季节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降水pH值和各主要离子表现出明显...
关键词:缙云山 酸雨 PH值 离子成分 季节变化 
数字高程模型在半干旱区径流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3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5,共5页魏虹 梁天刚 李建龙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3483)
采用GIS方法构建了甘肃省某地数字高程模型 (DEM),研究了区域内地表水流方向、集水能力、子集水区的划分及水系网络空间分布等水文特征。以栅格化径流系数法为基础,模拟了该集水区年均产流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M不仅可...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集水农业 集水区 径流 
重庆缙云山降水pH值和化学组成特征分析被引量:20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344-348,共5页魏虹 王建力 李建龙 
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998—1999年126个降雨水样的pH值和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降水pH值平均值为5.23,电导率为33.90μS·cm-1,降水的酸化与污染程度低于重庆市市区和我国南方其它酸雨区域。缙云山...
关键词:缙云山 酸雨 酸化雨 PH值 离子成分 大气污染 
试论景观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被引量:2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何兴兵 魏虹 林永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801)资助。
景观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其实施应遵循三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对保护区网络整体以及保护区外围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体现了景观地域的整体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2)干扰调控原则:通过资源的直接利用、投入以...
关键词:保护原则 生物多样性 景观层次 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保护 整体性原则 
铝土矿开采对金佛山甑子岩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科学》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何兴兵 魏虹 林永慧 孟金柳 
对金佛山甑子岩植被生长发育的研究表明:1)铝土矿开采区内的植物群落正由矮林退化为灌丛,而远离矿区的群落正发生顺行演替;2)矿区内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低于未开矿区;3)矿区开采后的羊踯躅的生长速率极显著地低于开采前的生长速率,...
关键词:铝土矿 金佛山 甑子岩 植被 生长发育 植物群落 生态保护 物种多样性 年轮 
短期地膜覆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第4期253-256,共4页魏虹 李凤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3940 0 0 19)资助项目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 ,对旱地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春小麦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 ,有效防止春季低温对作物的伤害 ,促进分蘖成穗 ,并显著提高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 ,从而达到增产目的。播种后 1— 30 ...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 产量 短期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对西部大开发中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2
《经济地理》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王建力 魏虹 
:西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西北、内蒙、西藏等地截然不同 ,因此 ,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中 ,针对生态环境的重建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及频繁的山地灾...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重建 西南地区 
地膜覆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5期621-625,共5页魏虹 
对半干旱区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 ,结果表明 :覆膜有利于春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水平的提高 ,但覆膜时间过长 ,日光合积累和最终籽粒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在研究区 ,春小麦最佳覆膜时间为播种至三叶期 。
关键词:地膜覆盖 半干旱区 春小麦 光合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