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美

作品数:14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第三人撤销之诉诉讼诉讼第三人执行异议再审程序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子化证据鉴真:挑战与应对被引量:1
《东南法学》2023年第1期31-45,共15页张兴美 
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电子诉讼趋势下电子化证据适用问题研究”(项目号:20SFB3014)
电子化证据是对证据的电子化处理及其结果,作为派生证据,电子化证据的适用会对最佳证据规则造成挑战。电子化证据鉴真是功能等值的发挥最佳证据规则内在价值的程序要求,它通过“端点比对”方法审核法庭上出示的电子化证据与作为其来源...
关键词:在线诉讼 电子化证据 最佳证据规则 鉴真 司法联动 
诉讼程序的繁简:现状、机能与分流路径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3年第1期22-46,共25页张兴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在线诉讼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2CFX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存在“普通程序简易化”、“简易程序普通化”和“小额诉讼程序低频化”等同质化现象。由民事诉讼程序机理观之,完整的普通程序应当由结果型和过程型两类诉讼程序要素构成,其功能在于提供慎重而正确裁判的程序保障...
关键词:繁简分流 普通程序 普通程序简化审 简易程序 小额诉讼程序 
送达制度的结构性转向——从“结果型”走向“过程型”
《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12期85-99,共15页张兴美 
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电子诉讼趋势下电子化证据适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SFB3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的送达制度是按照结果导向型思维打造的“结果型”送达。“结果型”送达是以受送达人为主体偏向、以实质性送达效果为制度目标和法院全责型的送达结构,这种结构为送达不能、送而不达等送达难现象提供了制度环境。规范的送达制度应...
关键词:送达 送达难 电子送达 过程导向 结果导向 
送达制度的结构性转向 从“结果型”走向“过程型”被引量:10
《中外法学》2022年第5期1260-1277,共18页张兴美 
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电子诉讼趋势下电子化证据适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SFB3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的送达制度是按照结果导向型思维打造的“结果型”送达。“结果型”送达是以受送达人为主体偏向、以实质性送达效果为制度目标和法院全责型的送达结构,这种结构为送达不能、送而不达等送达难现象提供了制度环境。规范的送达制度应...
关键词:送达 送达难 电子送达 过程导向 结果导向 
民事执行视域下夫妻个人债务清偿规则重塑被引量:1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00-110,共11页赵大伟 张兴美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电子诉讼趋势下电子化证据适用问题研究”(20SFB3014)。
共同财产制下以个人财产清偿夫妻个人债务的清偿规则陷入困境,需调整夫妻个人债务的责任财产。从平衡债权人以及债务人配偶的利益、便利民事执行的视角出发,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夫妻个人债务。执行共同财产时,面临是否设置清偿顺序,如...
关键词:夫妻个人债务 民事执行 共同财产制 共同财产清偿 责任财产 
电子诉讼制度建设的观念基础与适用路径被引量:62
《政法论坛》2019年第5期117-126,共10页张兴美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远程视频庭审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2019c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M640278)的研究成果
电子诉讼是以诉讼为本质,运用信息技术,对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法律交往方式的线上再造,它与智慧法院或者互联网法院是不同层面的概念。电子诉讼的制度建构应当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约束,功能等值式的进行。...
关键词:电子诉讼 诉讼价值 诚实信用 程序选择权 直接言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要件的适用及其方法
《法律方法》2019年第1期466-483,共18页张兴美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委托项目、吉林大学横向认定项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司法案例实证研究”[2017 (387)]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一等资助项目(2018M640278)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在要件认定、要件审理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甚至存在“异化”适用的可能.为此,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民事诉讼基本原理为指导,从静态的构成要件的厘清和动态的审查机制的建构两方面给予高度关注.这就要求以第三人撤销之...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要件 诉讼第三人 适用方法 三阶段构造 
庭审记录方式电子化改革的反思与建构被引量:12
《法学杂志》2019年第1期125-133,共9页张兴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诉讼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6AFX013);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下的司法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JJD820004)之子课题"大数据时代下诉讼形式变革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M6402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目前我国庭审记录方式电子化改革方案是在既有诉讼法律框架下的"谨慎尝试",是对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弥合"的结果,尚未从本质上回应信息技术在庭审记录制度中的应用。改革旨在优化庭审记录方式,而非改变庭审记录的本质。从庭审记录的制...
关键词:法庭笔录 庭审同步录音录像 科技法庭 电子诉讼 智慧法院 
中国民事电子诉讼年度观察报告(2017)被引量:34
《当代法学》2018年第6期148-157,共10页张兴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诉讼立法研究"(16AFX013);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下的司法理论与实践研究"(16JJD820004)之子课题"大数据时代下诉讼形式变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在"互联网+"战略要求下,我国民事电子诉讼现已基本形成以互联网法院为突破点、以全流程线上"再造"为发展线、以在线多元化纠纷解决为辐射面的实践格局。目前,这项改革仍然以政策为导向,缺乏有效的、系统的法律支撑。这反而成为制约我国...
关键词:电子诉讼 电子法院 智慧法院 互联网法院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使命”探究被引量:10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4期140-154,共15页张兴美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委托课题、吉林大学横向认定项目“第三人撤销之诉司法案例实证研究”[2017(387)]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以案外第三人程序保障为主线,兼顾纠纷一次性统一解决、实体权益救济等多重目的与价值的平衡机制,其所追求的程序保障兼具慎重而正确裁判的程序保障与迅速而经济裁判的程序保障双重含义。在既判力绝对扩张与案外第...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 纠纷解决 程序保障 实体保障 既判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