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雅

作品数: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饱和度景观破碎化东洞庭湖破碎化视阈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社会科学》《林业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基层视角下“森林”话语内涵与案例研究中样本饱和度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151-157,共7页刘金龙 刘博雅 张明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构侗族传统知识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及政策涵义"(71163006);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发展干预;自然资源管理与乡村转型--基于行动者导向理论的解读"(15XNL022)
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饱和度"是指收集数据直到没有新的信息产生的案例样本数。它是在理论上衡量案例研究效度的关键指标之一,我国教育学和管理学的案例研究也逐渐要求考虑案例饱和度的问题。但是饱和度的概念并没有为研究设计确定...
关键词:案例研究 饱和度 基层森林话语内涵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东洞庭湖湿地治理破碎化问题研究被引量:8
《林业经济》2016年第3期8-13,24,共7页傅一敏 龙贺兴 刘博雅 刘金龙 
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资源治理体系:宏观政策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制度监测(2015)"(编号:15XNL022)
要:治理破碎化是湿地不合理人类活动产生的深层次制度根源。文章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东洞庭湖湿地治理为例,探讨治理破碎化如何影响和作用于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表明,东洞庭湖治理主体分散,缺乏目标、手段的统筹协调,增加...
关键词:湿地治理 景观破碎化 治理破碎化 整体性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