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平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启东市环境监测站更多>>
发文主题:污水纳氏试剂比色管光度法测定城市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污染防治技术》《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环境科学与管理》《绿色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城镇内河地表水水质污染的原因调查与解决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绿色科技》2019年第4期111-112,共2页朱国璋 朱剑平 张辉 
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城镇内河地表水水质受到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城镇内河地表水污染问题的方法,从城镇规划入手,对保证内河河道容积、加强配套设施的管理、确保排入河道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等方法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镇内河地表水 河道自净能力 水质污染 达标排放 
氨氮自动分析仪连续批量化测定污水中氨氮被引量:2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年第12期69-71,共3页朱剑平 
研究发现采用带蒸馏装置的氨氮自动分析仪批量化测定污水中氨氮,在0.00~8.00 mg/L测量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应的检出限为0.010 mg/L,在批量化测定样品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23%~2.01%,加标回收率为94.0%~102.0%。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
关键词:氨氮 批量化测定 氨氮自动分析仪 纳氏试剂 
二硫化碳萃取法测定水质苯系物方法改进探究被引量:4
《环境与发展》2018年第11期89-90,共2页朱剑平 
经研究发现,采用10mL具塞比色管对水质苯系物进行二硫化碳萃取后,所得萃取有机相再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出该方法在浓度0~200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浓度为0.012μg/m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2.11%,加标回收率为90.5%...
关键词:水质苯系物 萃取 气相色谱 具塞比色管 
南通地区近海水域底泥中总铬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绿色科技》2018年第20期97-98,共2页朱剑平 
为了研究南通地区近海水域底泥中重金属总铬的污染状况,以南通市启东大洋港近海区域为监测点对其水域底泥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对检测的数据分析,得出启东大洋港水域底泥中总铬含量浓度值变化不大,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2002一类标准。
关键词:近海水域 总铬 底泥 污染物 
海绵城市建设中生态小区的创建探讨被引量:3
《绿色科技》2017年第12期182-183,共2页朱剑平 
指出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地产行业快速兴起,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日益严重,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既要保持城市的不断发展又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把...
关键词:海绵城市 生态环境 水文特征 
污水中总氮检测方法的改进探究被引量:1
《绿色科技》2017年第6期30-31,36,共3页朱剑平 
针对采用过硫酸钠作氧化剂检测污水中总氮时,使用具塞比色管的不足,采用了50mL旋塞比色管,按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标准进行了操作。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1.00%,加标回收率为95.7%~102%,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
关键词:污水 总氮 过硫酸钠 旋塞比色管 
批量化检测污水中总铬的方法改进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第11期141-143,共3页朱剑平 
经研究发现,采用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污水中总铬时,采用50 ml锥形瓶加入30 ml水样,按照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加入相应试剂,再用水浴在80℃时加热30分钟,氧化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即可进行批量化检测。...
关键词:污水 总铬 二苯碳酰二肼 
光度法测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改进
《污染防治技术》2013年第3期61-62,共2页朱剑平 蔡裕丰 
对光度法测定悬浮物较高污水中的COD进行了改进,用经过改造的使出口管管径有较大增加的移液管移取经超声波作用后细化的污水样进行COD的测定。改进法精密度较好,RSD<1.61%,准确度也较高,加标回收率>94.0%,改进法与标准法的相对误差<2.32...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COD) 光度法 标准法 改进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污水中高浓度的氨氮被引量:4
《污染防治技术》2012年第5期48-50,共3页朱剑平 蔡裕丰 
研究发现,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时,在氨氮浓度为0~10mg/L时,水样中氨氮浓度与显色化合的吸光度符合朗本比耳定律。据此以50 mg/L氨氮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按纳氏试剂比色法加入试剂进行显色反应,于420 nm波长处,用5 mm比色皿测...
关键词:高浓度氨氮 污水 纳氏试剂光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