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

作品数:8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物力学步态分析步态矫形器物理治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中国康复》《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药新药及院内制剂研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表面肌电图在腰痛患者ODI指数和JOA评分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年第20期3865-3869,共5页狄之昕 江澜 董慧妹 张晗 曹曼林 
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1973900)。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在腰痛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腰痛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将患者按照腰部VAS评分的不同划为对照组(VAS评分...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 腰痛 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临床应用 
肌内效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影响被引量:3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年第S01期190-191,共2页张晗 江澜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01-2019-01接收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共69例,对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
关键词:肌内效贴 等速肌力训练 乳腺癌 淋巴水肿 影响 
不同矫形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锥体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康复》2016年第5期380-381,共2页江澜 张晗 沈洁 
目的:通过比较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佩戴不同颈椎矫形器(CC)后颈椎所产生的生物力学差异,探讨定制CC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运动采集分析系统及多功能脊柱运动单元分析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佩戴两种不...
关键词:颈椎病 颈椎矫形器 运动学 
不同外侧楔形矫形鞋垫对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康复》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张旻 马峥 江澜 张晗 陈博 郭海玲 陈东煜 赵永芳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2014JW47)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佩戴传统与新型外侧楔形角矫形鞋垫(LW)后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肢生物力学变化及差异,探讨新型设计的LW在早期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英国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关键词:生物力学 膝骨性关节炎 外侧楔形角矫形鞋垫 步态分析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中国康复》2014年第2期86-88,共3页冯宪煊 白跃宏 徐义明 付腾飞 张晗 叶冬梅 王刚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肢外...
关键词: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偏瘫 
两种不同矫形器对早期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的影响被引量:34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第1期26-30,46,共6页张旻 陈博 江澜 张晗 董慧妹 姚海昌 詹红生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173277;81072830);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DZ1972902;11DZ1973402);上海市卫生局中药新药及院内制剂研发项目(2011ZJ007;2011ZJ01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1YZ64;12YZ064)
目的:比较早期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在佩戴膝关节外翻矫形器与外侧楔形角矫形鞋垫后所产生的下肢生物力学变化及差异,探讨不同矫形器在早期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关键词:生物力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矫形器 步态分析 
金属植入物内固定骨折区域的物理治疗被引量: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第48期8983-8987,共5页张晗 徐义明 万大千 白跃宏 
背景:对骨折区域采用金属植入物进行内固定后,进行物理治疗且辅以康复训练是否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实验对此进行探索。目的:验证骨折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后物理治疗的可行性,观察其对骨折愈合及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成年大白兔,随...
关键词:股骨 骨折 内固定 微波治疗 中频电疗 
周围神经损伤后物理治疗及进展被引量:3
《中国康复》2011年第5期376-379,共4页张晗 徐义明 白跃宏 
周围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物理因子治疗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中可根据神经恢复的不同阶段加以侧重。这些物理因子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使用。目前研究的热点比较倾向于基因治疗。
关键词:物理治疗 基因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再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