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

作品数:7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F2群体自交系杂交种AP2/EREBP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物技术进展》《河南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玉米转录因子ZmERF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生物技术进展》2017年第1期38-42,J0002,共6页史庆玲 董永彬 周强 马智艳 乔大河 邓飞 李玉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770);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210003)资助
ERF类转录因子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下游响应因子,参与乙烯调控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从玉米自交系丹232授粉后20 d的胚乳中克隆了一个ERF类转录因子ZmERF1,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及表达分析。结果显示,ZmERF1基因全长811 bp,ORF 690 bp,编...
关键词:AP2/EREBP类转录因子 ZmERF1 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 
opaque-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和膨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河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周强 史庆玲 董永彬 李彦伟 邓飞 马智艳 乔大河 李玉玲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210003);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30600284)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opaque-2(o2)基因导入到2个爆裂玉米自交系中,分析了o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及膨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高效地将o2基因导入到爆裂玉米自交系;在BC3F2群体中o2爆裂玉米...
关键词:爆裂玉米 opaque-2基因 籽粒性状 品质 膨爆特性 
玉米赖氨酸相关基因opaque-2及其修饰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生物技术进展》2015年第2期109-112,共4页史庆玲 董永彬 周强 马智艳 乔大河 邓飞 李玉玲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210003);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124200510003)资助
玉米隐性突变o2基因能通过减少醇溶蛋白的合成来显著提高赖氨酸含量,为培育高赖氨酸含量的优质蛋白玉米(quality protein maize,QPM)提供了良好的基因资源。对玉米o2基因的发现、研究现状及其修饰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当前育种家利用这...
关键词:玉米 O2 赖氨酸 o2修饰基因 优质蛋白玉米 
外引杂交种对HL5311自交系植株性状的改良潜势分析被引量:2
《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7-14,共8页邓飞 薛晓静 董永彬 张飞飞 马智艳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为探讨外引杂交种对改良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HL5311的潜在利用价值,测试分析了HL5311自交系与外引杂交种间11个杂交组合F2群体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情况,并与亲本自交系HL5311以及3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种的母本自交系郑58、浚9058和PH6W...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改良潜势 F2群体 植株性状 
不同种质玉米杂交种苞叶性状特征分析被引量:22
《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15-18,共4页马智艳 董永彬 乔大河 胡春辉 邓飞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为了摸清适宜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的苞叶性状特征,为选育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黄淮海夏玉米区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组配的161个杂交种为材料,在河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种植,对3个苞叶相关性状(苞叶层数...
关键词:玉米 机收籽粒 苞叶性状 特征分析 聚类分析 
外引杂交种对R2228、R5518自交系植株性状改良潜势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5期68-74,共7页李彦伟 董永彬 马智艳 邓飞 乔大河 徐鹤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玉米新品种选育"(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玉米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30600307)
为了明确外引杂交种对改良自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利用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R2228、R5518分别与6个外引杂交种杂交,得到12个F2群体。通过分析各群体株型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情况,并分别与亲本自交系R2228、R5518以及2个大面积推广杂交种...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改良潜势 F2群体 植株性状 
外引杂交种对玉米自交系HL5175、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张洋 董永斌 马智艳 邓飞 乔大河 徐鹤 李玉玲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遗传育种岗位专家项目(S2010-02-G01);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为了研究外引杂交种对本地自交系HL5715和HL5416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以自选Reid类群玉米自交系HL5175和HL5416与4个外引杂交种杂交,经过选择淘汰后,选择其中6个优良杂交组合(P522、P524、P539、P581、P582、P583)为材料,测试分析...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F2群体 形态性状 改良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