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杰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牛河梁遗址牛河梁传说《归藏》黄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界》《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被引量: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5-21,共7页董婕 朱成杰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朝阳三燕历史文化研究与宣传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lsljdybkt-018)。
经过综合考证,《山海经》记载的君子国其地望应该在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内,红山古国所特有的礼玉文化,是君子国国民人格基因的文化源头。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也秉承了君子国的人文传统。君子品格是东北亚文化圈普遍认同的道德基准,也是...
关键词:君子国 红山古国 孤竹国 龙城 
用Stellarium软件解读牛河梁遗址第十三地点的天文设计理念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1期93-100,共8页董婕 朱成杰 
辽宁省社科联2019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19lslktjd-002)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十三地点是该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与第一地点女神庙遥相呼应,构成遗址群的主体建筑架构.自从它被考古发现以来,其设计理念和功能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谜团.把第十三地点的建筑结构平面图与应用模拟天文软件St...
关键词:牛河梁 红山文化 第十三地点 北斗七星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普遍价值研究被引量:1
《理论界》2017年第1期41-47,54,共8页董婕 朱成杰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基地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红山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7lslkt j d-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2012年第三次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条件,其普遍价值的揭示是下一轮申遗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对突出普遍价值的要求,从天文学视角揭示牛河梁遗址的科学普适性价值;...
关键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普遍价值 天文学 
牛河梁遗址的易学架构与黄帝《归藏》易传说被引量: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5-33,98,共10页董婕 朱成杰 
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古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传说,一般认为伏羲时代施行《连山》易,黄帝时代施行《归藏》易。《归藏》易的特点是重视坤卦,坤为地、属阴,故《归藏》易是一种贵坤崇阴、重视大地和母性的易学。史前考古文化...
关键词:牛河梁遗址 易学架构 黄帝 《归藏》易 
牛河梁遗址的设计理念与彝族历法的关联思考被引量:1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朱成杰 董婕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主体设计体现了天地阴阳的易学理念。与表现一年阴阳两季的彝族古老历法可能有文化上的关联。彝族的祖先古羌族——氐羌生活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时代。其主要分布地域即西北渭水流域也是传说佚羲女娲阴阳八卦文...
关键词:牛河梁遗址 设计理念 易学传统 彝族历法 关联思考 
圣地牛河梁 和谐玉文化——2007中国·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综述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7-138,共2页朱成杰 董婕 
2007年7月22日至25日,由朝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由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2007中国.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在朝阳市举办,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到会,以牛河梁玉文化为专题,...
关键词:朝阳市 牛河梁 玉文化 国际论坛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