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杰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情境文本学结构图式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晋阳学刊》《理论与改革》《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原初性的外在符合到模拟性的主体反思——现代性文本学与后现代性文本学的差异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11年第2期66-69,共4页宋晓杰 
对于现代性文本学而言,文本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和开放性,但仍然处于一种既定的现成状态。文本背后始终假定原初意义的确定存在,思想的生产机制仍旧局限在非生产性的封闭结构中,以再现对某种原初性目的论的符合。在后现代性文本学的...
关键词:后现代性文本学 思想构境论 原初性 模拟性 
历史与实践的定在情境与自由之翼——兼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关联性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50-56,共7页宋晓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2009JJD720012)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关联性,系统地揭示了历史与实践的定在情境与价值指向问题,它突出表现为在一定的、历史的、暂时的定在情境中,在自由之光的观照下,对历史、实践和主体的现实领悟。历史与实践的这一关联方式充分显示出马克思...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 实践 自由 
马克思历史观的双重向度与逻辑构架
《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6期5-7,共3页宋晓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4BZX010
马克思的历史观具备双重的理论向度,即历史客观性的现实基础与主体性的社会关系,而其深层逻辑构架则表现为在科学的方法论语境中,以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为逻辑中轴,把再生产理论作为二者的中介,并最终指向人自身的解放逻辑的总体建构过程。
关键词:历史观 双重维度 逻辑构架 
主体性吊诡的双重意义——主体性确立所潜隐的结构图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18-22,共5页宋晓杰 
主体性吊诡历史性地隐匿了外在与内在双重性的建构意义,分别表现为异化与物化逻辑中主客二元性的构图、主体际的关系存在论、先验的结构境域性和自我与他者互文性图式中主体性的自反逻辑、归隐的实现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主体性吊诡实际...
关键词:主体性 吊诡 主体性场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