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

作品数:299被引量:2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崇科张宝明任博克张宏成中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我决定的孤独”:个体化时代青年社交样态背后的“自我逻辑”审思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66-174,共9页张佳媛 林滨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当代城市空间的审美化问题研究”(编号:GD21YMK03)。
“自我决定的孤独”是青年群体在当今时代的新型个体孤独,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青年个体构筑“自我孤岛”的社交图景主要呈现两个面向:私人情感场域“断离式”的情感封闭和公共社交领域“降级式”的社交样态。青年社交样态的背后是“...
关键词:“自我决定的孤独” 社交样态 自我逻辑 现代性吊诡 
“言之无物”之吊诡和苦心——读林东林诗集《出门》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50-57,共8页草树 
林东林最新诗集《出门》的“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与上一本诗集有什么不一样的话,这一本更松散,更迷离,更言之无物。”“言之无物”,不是林东林一个人的发明,杨黎在他的《杨黎说:诗》一文中也曾说:“诗啊,言之无物。”“言之...
关键词:诗言志 诗缘情 杨黎 言之有物 一本 诗观 诗集 
“文明与野蛮”叙事的建构及吊诡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14-115,共2页张耀铭 
文明作为一个现代概念,一般的流行说法认为出现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最先被两个重要的启蒙运动学者使用,他们是法国人米拉波和英国人弗格森。也正是从这时起,欧洲思想家开始构建西方文明谱系并与东方文明形态对比,从而把人分为“‘我们’...
关键词:东方文明 弗格森 文明与野蛮 现代概念 形态对比 流行说法 米拉波 西方文明 
通勤时间的商品化
《财新周刊》2024年第32期87-87,共1页刘海龙 
吊诡的是,随着工作越来越“卷”,通勤时间越长,它的商品价值越大,那些通勤时间技术就会越兴盛最近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系列“精致女生坐高铁”的Vlog,看得人哑然失笑。视频中各类不同职业和阶层的“精致”女生,上了高铁后,要喷酒精,擦椅...
关键词:高铁 视频平台 通勤时间 商品化 吊诡 女生 
《齐物论》的天籁物化与吊诡两行被引量:1
《文史哲》2024年第4期111-128,167,共19页赖锡三 
“科技部”计划“庄子的吊诡主体、观心法门、圆教思维”(MOST-1092410-H-064-MY3)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只有诉诸深入系统的文献脉络疏理,才能理解《齐物论》中的丧我、天籁、真君、是非、两行、物化等等创造性概念的丰富意义,进而阐发《齐物论》的核心思想。《齐物论》文本的开头与结尾,主要在于处理如何齐观“物我平等”,并迎向万物“自...
关键词:庄子 是非 吊诡 两行 物化 
“文明与野蛮”叙事的建构及吊诡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24年第8期18-32,共15页张耀铭 
“文明”是欧洲人创始于18世纪启蒙时代的一个概念,用来指代一个文雅、有教养、举止得当、具有美德的社会群体。随着现代欧洲的社会演进和思潮流变,“文明”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学术界围绕“文明”建构出文明等级论、文明形态论...
关键词:文明与野蛮 欧洲文明 西方现代化模式 文明标准 文明悖论 
有隐与无隐的吊诡相即:海德格尔借由老子解读柏拉图与前苏格拉底思想
《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28-44,共17页何乏笔 
老子的溪谷与柏拉图的洞穴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意象。透过老子的溪谷意象所指的气化存在论可以重新反思洞穴所指的阳光存在论。假如洞穴是指一种真理机制,溪谷则指另一种真理机制。海德格尔对洞穴寓言的探索开启了对洞穴的道家式解读。更...
关键词:海德格尔 老子 柏拉图 希腊哲学 吊诡相即 
生存的吊诡与辩无胜--《庄子·齐物论》第13—14节解读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郭美华 
齐之为齐引向生存的真实,这基于对流俗的克服。但是,克服流俗的扭曲并非就是主观境界式的混同流俗的妙道之行,也不是以理智概念遮蔽、湮没现实的太早计之揣摩,而是面对流变而开启面向未知可能,从而在生死交融、梦觉一体中直面生存的吊...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 妙道之行 太早计 生存的吊诡 辩无胜 振于无竟 
“环中”之游:论《庄子》主体的吊诡性创造与转化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陈慧贞 
《庄子》借“环中”隐喻及其思维模式,开辟了象征着中间、虚空、游化等具有多重意味的美学/哲学意涵,并透显出“即中心即边缘”的吊诡特质。主体借此所展开的语言之道与观照视角,让是非观点、彼此立场在中空(虚)与圆转(化)的处境下,不...
关键词:庄子 环中 遍中论 吊诡主体 
论经学与哲学的关系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21-22,共2页张汝伦 
经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绝不像它看上去那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的困难首先在于“哲学”本身就缺乏一个没有争议的统一定义。与其他学科的概念不同,其他学科的名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起标识作用的外在标签;哲学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哲学...
关键词:标识作用 哲学概念 统一定义 经学 自以为是 约定俗成 吊诡 想当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