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刚

作品数:12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科普科学哲学互联网科普工作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科普创作评论》《科技导报》《科普研究》《今日科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学的骨骼,文化的肌肤——论李元《访美见闻》等科普作品的创作特点
《科普创作评论》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孟凡刚 钟琦 
天文科普作家李元的科普创作类型丰富,数量可观。其作品常使用大量数据保障内容严谨,以较多图片增加表现力,并注重挖掘、展现科学内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这些创作方法需要大量资料支撑,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整理和记录。...
关键词:李元 科普创作 文化 治学精神 
一颗科普之星的“秘诀”与精神--天文科普作家、科普活动家李元先生被引量:1
《今日科苑》2022年第8期60-68,共9页孟凡刚 张超 
著名天文科普作家、科普活动家李元先生一生挚爱天文科普事业,他推动北京天文馆的创建、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科普图书和期刊、倡导太空美术事业,并创作了丰富的天文科普作品,为中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入了解李元先生的...
关键词:天文科普 治学方法 科学家精神 
如何利用科学事件宣传弘扬科学精神
《今日科苑》2022年第4期50-59,共10页孟凡刚 
本文通过论述对科学精神认识的不一和定义的多元,阐释了科学精神宣传普及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及实际科普工作中对于科学精神宣传弘扬的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当代中国学者对科学精神的定义,整理出关于科学精神内涵的共识性要素,置于科学内涵...
关键词:科学精神 宣传 普及 
浅析电视业对科学传播效果的影响
《科技传播》2019年第1期179-182,共4页王奕琳 孟凡刚 
电视为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目的提供了有趣的新的可能性。美国早期将教育、信息和娱乐观众的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尝试取得突破性成功。然而,商业化逐利目的致使以扩大消费者群体为目标的运作逻辑与电视作为服务公民公共权益载体的初衷相...
关键词:科学传播 娱乐 商业电视 公共服务 
互联网科学信息泛滥的应对被引量:1
《科技导报》2018年第23期8-10,共3页孟凡刚 
2018年9月17-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很多学者谈到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科学信息的主渠道,但在大会报告、高峰论坛上,中外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互联网的信息泛滥对人们获得正确科学信息造成严重困扰。对这...
关键词:科学信息 互联网 科学素质 高峰论坛 科普工作 科学知识 公众 学者 
浅析BBC纪录片背后的文化价值导向被引量:1
《科技传播》2018年第22期181-183,共3页王奕琳 孟凡刚 
自工业革命引导的社会生产生活向单向度方向转变以来,英国文化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斯道雷、雷蒙德·威廉斯等相继充实英国文化内涵,强调经济基础与文化实践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突出文化功能的能动性。英国通过打造诸如BBC传媒集团为载体...
关键词:文化主义 大众文化 BBC纪录片 
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理念思考被引量:3
《科协论坛》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孟凡刚 王志芳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利用信息化基础手段,促进科普工作已成为一种新常态.信息化给科普带来的变化,体现于科普过程的几个要素中,尤其是参与原初科技信息“翻译”环节的“解码器”角色走向多元化,以及科普信息的传播媒介互联网络化带来...
关键词:信息化基础 科普工作 科技信息 新生事物 传播媒介 互联网 多元化 解码器 
科普工作急需将重点转向科学方法宣传普及被引量:2
《科技导报》2017年第23期11-11,共1页孟凡刚 
当前,中国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很重要。科学方法能引导人们认真的观察,掌握真实的状况,而不是将道听途说信以为真;科学方法能引导人们通过认真的推理,获得负责的结论,而不是不加...
关键词:科学方法 科普工作 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 引导 
解决几组矛盾 提升社区科普工作效率
《科协论坛》2017年第9期19-22,共4页孟凡刚 
社区是科协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社区科普工作中,除了社区常见的人、财、物等条件缺乏之外,还存在几组矛盾,制约了社区科普工作的质量提升。本文从社区科普工作的主要构成要素和这些要素的主要特点等方面入手,剖析了这几组矛盾,并...
关键词:社区科普 构成要素 矛盾 
互联网科普的突破点之一是内容建设和整合被引量:3
《科技传播》2017年第18期96-99,共4页孟凡刚 
随着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民众最重要的科普知识来源,人们已开始习惯于依赖互联网获取重要科普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们在互联网上搜取知识,主要利用搜索引擎,但搜索到的知识极其庞杂又真假难辨、好坏难分。文...
关键词:科普 互联网 建设 整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