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新神话克里斯塔·沃尔夫神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卡桑德拉》中的神话接受现象研究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5期25-32,共8页刘为 
作者主持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克里斯塔.沃尔夫的作品和美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号:CCNU13A03007】;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克里斯塔.沃尔夫作品中的神话原型及其变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沃尔夫继承了早期浪漫派关于社会正当性缺失和神话的合法性功能的讨论,并将其视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她从对旧神话的回溯中,获取其革新的潜能,将"新神话"的理念巧妙地诗学化在卡桑德拉的自我意识和个体形成过程中,借用卡桑德拉的视角重...
关键词:新神话 《卡桑德拉》 克里斯塔·沃尔夫 
灵魂的深度——论茨威格小说中的人物美学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刘为 
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擅长精细微妙的心理分析,描述感情世界的种种纠葛,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尤为深刻。文章从人物美学的角度,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茨威格的三部小说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茨威格 人物美学 精神分析学 灵魂 
现代作品中的“寻找”结构——约瑟夫·康拉德《秘密的分享者》中的寻找自我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57-59,共3页刘为 
本文主要借鉴结构主义的方法找寻文本中"寻找"的结构,然后根据"寻找"的普遍结构,并通过和其它具有"寻找"母题的、较古老的经典文本的对比,挖掘《秘密的分享者》中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秘密的分享者》 结构主义 “寻找”结构 
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被引量:5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27-28,共2页刘为 
本文从文本细读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维特的艺术形象,深刻剖析维特的悲剧成因,体味小说独特的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歌德 维特 悲剧 
被揉进工作中的生活——从君特·瓦拉夫的《流水线》反思当今中国人的生活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31-32,共2页刘为 
当代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君特.瓦拉夫通过小说《流水线》向我们展示了工业社会中人们被工作奴役的真实画面。人们为了不断改变生活状况,不得不进行工作,但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得到提高。反思当今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
关键词:流水线 工作悖论 生活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