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岩涛

作品数:20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遗存汉武帝防御战争防御体系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文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流、碰撞与融合——汉武帝开疆拓土及影响述论被引量:4
《秦汉研究》2018年第1期162-177,共16页胡岩涛 
汉武帝在位期间,国力臻于极盛。汉帝国北伐匈奴,威震西域,开拓南方,东征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有力推动了大一统王朝的发展。汉武帝领导汉帝国几十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不仅在边疆地区确立了三种类型的统治体系,使中原农耕文化向...
关键词:汉武帝 汉帝国 大一统 开疆拓土 中华版图 
长江中下游史前城防遗存及其特征概述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1期258-270,共13页胡岩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102);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中国史前城防遗存与国家的形成”(YZZ17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史前城防遗存作为反映早期人类军事活动行为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军事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史前城址中的城防遗存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总体特征及地理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还简要指出长...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史前城防遗存 地理环境 早期国家 
战国秦汉城防研究综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70-75,125,共7页胡岩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102)子项目"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7060)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局面形成的重要时期,亦是华夏国家从王国迈向帝国的关键阶段。战国秦汉城防的研究对于探讨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的规律乃至分析周秦汉唐文明形成的机理及特征意义重大。文章从学术论文和研究著作两...
关键词:战国秦汉 城防遗存 军事防御 综述 
简析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文博》2018年第2期45-54,共10页胡岩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13ZD102)子项目"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7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属于军事考古学的范畴,它的研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中层理论、场域理论和历史想象,其研究方法是以考古类型学与聚落考古为基础,采取多学科交叉,并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及重视"长时段"的分析研究;它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防遗存 军事考古学 防御体系 
唐朝、吐蕃、南诏西南战事与长安战略防御——以代宗、德宗朝为中心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31-38,共8页胡岩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项目号:13ZD102);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项目号:YZZ17060)的阶段性成果
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据河陇后又两线出兵,一路同北方诸部入寇关陇,一路与南诏联合攻入蜀川。唐朝在关陇战场上面对吐蕃的猛烈攻势,只能被动防御,京师长安数度戒严,甚至还曾被攻陷过。唐朝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开始构建长安防御体系。在...
关键词:唐朝 吐蕃 南诏 西南战事 长安防御 
也谈甘肃秦始皇时期长城——与《甘肃无秦始皇长城考》商榷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第4期54-60,共7页徐卫民 胡岩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长城研究"(10JZD0007)子项目"秦汉长城研究"
秦始皇在平灭六国、南征北战以后,形成了空前的大帝国。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西北领土安全,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加以修葺,形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在西北地区主要是修葺战国时期秦昭王的长城,同时又修建了临洮...
关键词:甘肃 秦始皇长城 商榷 
中国古代城防遗存考古发现综述
《秦汉研究》2017年第1期152-169,共18页胡岩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13ZD102)
中国古代城防遗存涵盖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数量众多。通过考古发掘来看,我国古代的城防体系一般除了作为主体建筑的城墙外,还有城门、城台、城楼、瓮城、角台、角楼、马面、马道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及护城河、吊桥等环境设施构成。...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防遗存 考古发现 综述 
论河陇地区在唐代京畿防御中的战略地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769-775,共7页胡岩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02)阶段性成果
河陇地区是唐朝经略西北的战略要地,一直受到唐廷的高度重视。文章采用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河陇地区在唐代京畿防御中的战略地位进行探讨。首先,指出河陇地区的山川形势和镇戍设置;其次,论证了唐朝中前期在西北战中...
关键词:河陇地区 京畿长安 防御体系 唐蕃战争 战略地位 
黄河中下游史前城防遗存及其特征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6-33,共8页胡岩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属于军事考古学的范畴。它的研究对象涵盖历史分期、遗存的选择、防御模式与时空差异及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对于促进军事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众多史前城防遗存中具有代...
关键词:黄河中下游地区 史前城防遗存 自然地理环境 起源与演变 
汉帝国西域屯垦与国防的战略选择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78-84,共7页胡岩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3ZD102);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编号:14ZDB031)
汉帝国西域屯垦战略的实施有着深厚的内在基础与动力,背后所体现的是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强大农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模式、政治理念以及文化的张力。随着考古资料的发掘,加之历史文献的记载,汉帝国西域屯垦的运作体系与规模...
关键词:汉帝国 西域 屯垦 匈奴 战略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