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曦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宫灯两岸同名宫廷音乐后蜀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音乐学》《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福建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梦千曲说敦煌:评高德祥《敦煌民间音乐文化集成》
《福建艺术》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陈丹曦 王颢凝 
2024年6月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敦煌民间音乐文化集成》隶属“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系列,全面详实、分门别类记载目前敦煌所留存的民间音乐唱词谱本。编著者高德祥系甘肃省敦煌市人,著名现任教...
关键词:敦煌学研究 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史研究馆 西安音乐学院 经变 论文评审 编著者 敦煌乐舞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当代呈现剖释——基于2023年中国花儿大会的田野观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陈丹曦 王颢凝 
2023年中国花儿大会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于6月12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景区拉开帷幕,作为一次保护成果的综合展示,为期大约五天的活动使得人们看到花儿在当下现代转型的过程当中迸发无限生机。笔...
关键词:花儿 花儿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传播 
闽西山歌《送郎当红军》的当代意义
《福建艺术》2022年第12期32-34,共3页陈丹曦 陈毓萱 
“送郎房门前,劝郎当兵(哦)莫贪钱;金钱主义要打倒,(心肝哥)革命才有(哦)出头天……”《送郎当红军》是一首在土地革命时期广泛传唱于革命根据地的闽西山歌,是军民根据当地民间曲调所创作的,反映妇女鼓励丈夫参加红军及对革命成功充满...
关键词: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 送郎当红军 多重价值 民间曲调 广泛传唱 当代意义 音乐内涵 
泉州南音(絃管)与前后蜀宫廷音乐关系初探被引量:3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96-101,共6页陈宇峰 陈丹曦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代乐舞遗存与当代南音传承传播研究”(FJ2019JDZ036)阶段性成果。
孟昶郎君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后主,同时也是泉州絃管的祖师,“亡国之君”与“絃管祖师”双重身份的背后,或许反映出前后蜀宫廷音乐在絃管历史流播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通过对前后蜀宫廷音乐的史籍梳理,以及对诸如前蜀王...
关键词:南音 前后蜀宫廷音乐 孟昶 二十四乐伎 
泉州南音(絃管)与唐代乐舞关系初探被引量:2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1-16,F0002,共7页郑长铃 陈丹曦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唐代乐舞遗存与当代南音传承传播研究”(FJ2019JDZ036)阶段性成果。
《唐代乐舞遗存与当代南音传承传播研究》是2019年经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的重大课题。作为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本报告对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所开展的工作及思考,进行学术总结并加以分析;同时,希望课题组在课题申报前后的努力,可...
关键词:南音 唐代乐舞遗存 大运河 课题报告 
试论福建音专史的建构及其当代意义
《福建艺术》2021年第12期13-17,共5页陈丹曦 
一、"福建音专史"研究问题的提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为"福建音专")的前身是1937年由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省音乐师资训练班、1940年创办的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42年,卢前接任校长,并于1942年11月11日正式宣布该校由省立...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师资 院校调整 专科学校 十三年 当代意义 专史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琉特东传之路初探——专题展演《琉特(Lute)连着我们的心》带来的思考被引量:1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12-17,共6页陈丹曦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项目重大项目“唐代乐舞遗存与当代南音传承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FJ2019JDZ036)。
《琉特(Lute)连着我们的心》是“上海合作组织:迈向命运共同体文化交流大会暨2019第四届‘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展演,演出通过琉特类乐器将一条文化传播线路串联了起来。笔者作为该展演的观者,在欣赏演出之...
关键词:文化生态 琉特 文化线路 文化传播 
英式铜管乐队的历史与发展被引量:1
《福建艺术》2018年第9期16-20,共5页郑锦容 陈丹曦 
一、英式铜管乐队的产生 英式铜管乐队是常见于欧美的一种乐队组合形式,其产生的年代大约在十九世纪初。与国内平常所见的军乐队、管乐队不同,成熟的英式铜管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基本上是由铜管乐器组成,并不使用木管乐器。
关键词:铜管乐队 历史 乐队组合形式 十九世纪 铜管乐器 主奏乐器 木管乐器 军乐队 
鼓浪屿钢琴文化的符号化及其意义辨析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2012年第2期42-51,共10页陈丹曦 
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以符号学基础理论为出发点,梳理、描述鼓浪屿钢琴文化及其相关文化事象,揭示鼓浪屿钢琴文化的符号化现象,进而探讨了符号化对于鼓浪屿钢琴文化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鼓浪屿钢琴文化 符号化 文化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