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蓉

作品数:12被引量:1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品尝角色超我本我弗洛伊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探索》《山花(下半月)》《大众文艺(学术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品尝者》中的角色转换与移情体验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22期19-21,共3页周延蓉 
天津美术学院2021年校级课题《大学英语经典教材与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融合案例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天津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21011。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品尝者》情节简单却饱含怜悯、触动人心,主人公基于不同需求的角色转换反映出商品社会中孤老者的微妙心态变化和艰辛生存状态;两次移情体验不仅让旁观者“我”感受到老人的生存压力和内心挣扎,更对故事发展...
关键词:品尝者 角色 移情 
心系海角,魂游天际——评《天边外》中的理想、爱情悲剧
《海外英语》2021年第18期245-246,共2页周延蓉 
尤金·奥尼尔的里程碑著作《天边外》反映了青年人罗伯特诗化的悲剧人生,纵使经历千辛万苦,遭受生活重创,主人公仍然坚守爱情、责任和理想,从不轻言放弃,在生命尽头开启走向海角和天际的旅程,重获尊严、平静、自由和幸福。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罗伯特 理想 爱情 悲剧 
《美国的悲剧》中的身份焦虑研究
《海外英语》2021年第17期237-239,共3页周延蓉 
德莱赛的力作《美国的悲剧》刻画了青年克莱德被金钱和错误价值观误导的人生悲剧,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该作依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结合阿拉·德波顿的身份焦虑话题重读经典,指出将主人公推向灭亡因素包括身份焦虑和消费欲望,是一种全...
关键词:美国的悲剧 克莱德 身份焦虑 消费 
解析经典英语教材中的老人群像
《海外英语》2021年第16期254-255,共2页周延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授课时分析经典教材中的老人群像、探讨老龄社会和人口问题,激发青年人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担当,是可行而必要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人口普查 老人群像 老龄社会 马斯洛需求结构 
《一天的等待》中多重误解分析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14期22-23,共2页周延蓉 
海明威在《一天的等待》中以克制简练的叙述风格描写了一名病童因不解温度计差异在不安中等待死亡的经历。小主人公和父亲之间因沟通不畅和信息谬误产生一连串误解,当误解消除时亲人间的爱与支持无声呈现,主人公作为压力下的硬汉,在挫...
关键词:海明威 误解 死亡 硬汉 
论《品尝者》中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与失衡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21年第14期243-244,共2页周延蓉 
《品尝者》作为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历久弥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解读、学习经典作品提供了新视角。分析文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与失衡,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和道德困境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品尝者 弗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冲突 
《补玉山居》中的双重视角
《文教资料》2021年第20期16-18,共3页周延蓉 
《补玉山居》是一部回望故土、反映现实的作品,作者严歌苓运用双重叙事视角,使作品呈现出“场景图”和“全景图”,产生陌生化效果,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传达出作者的环境忧思。
关键词:补玉山居 叙事视角 转换 全知视角 限知视角 
试析女性在王龙命运中扮演的角色——从“龙”与“花”的意象解读《大地》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2期137-138,共2页周延蓉 
《大地》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成名作。赛珍珠幼时随传教士父母来华,数十年间与普通百姓广为接触的经历使她深刻了解了中国人的生活与苦难。她目睹农村的悲惨景象,发现农民“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做得最多,挣得最少。他...
关键词:《大地》 “花” “龙” 解读 意象 扮演 女性 诺贝尔文学奖 
从语言、规训与惩罚的角度看《一九八四》中的反抗与毁灭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1期151-152,共2页周延蓉 
天津美术学院2011年校级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天津美术学院2011-43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作为继承英国传统的绝佳社会讽刺,昭示了各种形式的极权主义可能导致的结果。作品总结奥威尔一生对于政治的思考,集虚构、讽刺、现实主义及仿作于一身。作品设想到未来的1984年,世界仅存三个不断改变敌我...
关键词:《一九八四》 语言控制 毁灭 反抗 规训 惩罚 极权主义 社会讽刺 
论电影《无穷动》中的重塑与解构
《戏剧文学》2010年第12期80-83,共4页周延蓉 
《无穷动》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犀利风格引起广泛关注。影片反时尚潮流而动,打破"看与被看"镜头模式,修正、重塑男性作品传承下来的女性形象,归缪反映男性欲求的审美标准,解构父权社会设定的女性气质,指出无处不在的父权制影响是女性焦...
关键词:《无穷动》 重塑 解构 父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